第378章 真正的“閑著之妙手”(第2/2頁)

當然,這步棋並不僅僅只有這麽一點好處,讓自己的棋變得鐵厚無比,這只是這步棋最表層的一個涵義。把自己的棋下厚,這樣就有利於攻擊,這個道理很多人都知道。而這步棋更深一層次的內涵,其實是在詮釋圍棋中另外一種非常有意思的思路,一種“以靜制動,後發制人”的思路!

很多人都知道,在大多數情況下,圍棋中對於“先手”這個概念是非常看重的。因此圍棋中就有了諸如“寧失數子,不失一先”這樣的說法。但是圍棋的有趣就在這個地方,有普遍情況,也有特殊情況。在某些特定的局面下,“步步爭先”還真的就未必是最好的選擇。比如像今天這盤棋,當李石佛主動落了一個“後手”,當李小強尋找應對之策的時候,他突然發現,現在難辦的好像變成了自己。

當大家看到李石佛這步棋之前,大家之所以會覺得黑棋難下,那是大家都認為白棋不好攻擊。例如劉昌赫等人的思路,其實就是建立在“主動攻擊”的思想上。包括李小強自己,當他在思考自己治孤方法的時候,他也只是在思考對手會怎麽主動出手。在李小強的預想中,他的所有思路,其實都集中在黑棋會怎樣“主動攻擊”上面,只要黑棋在中腹這一帶落子,那麽白棋就有棋可下了,李小強認為自己都能找到應對方法。

在圍棋中,有一句“不攻不活,一攻10目活”的俗語。當然,這種說法也許有點誇張,但闡述的棋棋其實非常適合今天的這種情況。正如劉昌赫他們分析的那樣,由於戰場發生在中腹,除非黑棋能吃掉白棋的一條大龍,否則的話,黑棋的攻擊很難獲得目數上的便宜。而且你一旦展開主動攻擊的話,一般情況下又不能輕易收手。那麽這樣一來,黑棋的攻擊就很難有實際效果。就算有那麽一點點利益,但也很難達到5目半。也就是這個原因,當大家看到李石佛這步棋之前,大家都會覺得黑棋難下。

可是現在,李石佛的下法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當李石佛這步棋落到棋盤上,他仿佛是明白無誤的告訴對手:今天這盤棋,我其實根本就不想吃你大龍的,從現開始,就請你主動去做活自己的兩條大龍吧。但是呢,就在你主動做活自己大龍的過程中,由於你目前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做眼”,那麽你的後面的子效肯定就高不到哪去,這樣一來,只要我在後面的行棋中,每步棋的效率都比你高一點點,我就可以把前面目數上的差距彌補回來。

而這個,就是李石佛今天采取的攻擊思路,一種“後發制人”的思路。一種在圍棋中不怎麽常見,其實卻非常高深的思路!

我們再站在白棋這一方來思考問題吧。當李石佛主動落了一個“後手”後,現在是輪到李小強下棋。現在李小強確實是有一個“先手在握”。但是李小強為什麽又會覺得難辦呢?其實這是非常好理解的。

很多人都知道,圍棋中所謂的“治孤”,其實大部分的具體手法都和“騰挪”的技巧有關。圍棋中所謂的“騰挪”,說穿了就是“借力打力”。也就是說,作為“治孤”的一方,一個最簡單的常識,你必須“有力可借”。你必須緊緊糾纏住對方的某些子力,或者說揪住對手的某些弱點,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治孤”效果。

可是在現在這個局面,李石佛根本就沒有在這個地方落子,他的下法高明也就是高明在這個地方。他讓對手“無力可借”,那麽這棋讓李小強怎麽“騰挪”?

在對局室內,李小強在緊張的思索應對之策。而在觀戰室內,當大家經過短暫的錯愕,當大家都品味出這步棋的妙味以後,接下來的,那當然就只剩下贊嘆了。在中國代表團這邊,當聶旋風仔細分析過這步棋以後,他就在那裏感慨道:

“嘖嘖,看來這個李石佛還真是有招啊!這步棋真是出乎意料,看上去也像是一步好棋。不管怎麽說,有了他的這手棋以後,讓人感覺整個局勢都為之一變,整個戰線好像也已經被他拖長,最起碼從現在看來,小強想要速戰速決,那已經是沒有可能的了。小強如果想贏的話,那還必須經過一番艱苦的努力。”

棋局還在一步一步繼續,面對李石佛的“閑著之妙手”,李小強又會怎樣應付呢?這盤比賽又將是一個什麽樣的走勢呢?

本場比賽最後一個高潮很快就要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