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開局時候的“暗戰”(第2/2頁)

必須承認,今天的比賽很重要,也很特別。這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等級的比賽,是世界大賽決賽的決勝局。因此在上午的比賽開始後不久,已經有很多棋手和記者在研究室內出沒。大家在很早的時候,就針對本局比賽展開了相關的討論。

等到猜先的結果塵埃落定之後,這算是今天的第1個話題已經結束。等到正式比賽開始後1個多小時,對局雙方一共下了20多步棋。關於本局比賽的第2個話題好像就已經產生。

那就是在前面進行的這20幾步棋中,其實和第4局比賽的進程完全一模一樣。

要說在圍棋比賽中,特別是像這樣的番棋賽中,兩位棋手反復“操練”同一個套路的情況並不算什麽稀奇。無論是日本過去的頭銜戰,還是未來的世界大賽番棋賽。這種情況都非常常見。但是今天的情況就稍微有點不同了,今天的情況也比較微妙。因此當研究室內看到這一幕後,大家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聶旋風首先開口說道:

“有的時候真的會覺得很奇怪,你很難把李石佛歸類於哪種類型。你說他不是天才吧,他現在取得的成就就可以讓你無話可說。可是你如果只看他的棋譜,你很難認為這是一個天才在下棋。他給人的印象,永遠都只有遲緩和平易,你絕對無法看到天才棋手的那種強烈的躍動。要怎麽說呢?他的棋至多像是一條粗線掠過地平線。和他相比,我感覺我們的小強就正常多了,大家看看,就看前面這10幾步棋,大家能不能感受到小強下的圍棋中那種強烈的躍動?雖然在前面一盤棋中,小強用這個開局輸掉了比賽。但是我依然還是那個看法,小強現在的下法沒有不好的理由……”

聶旋風的意見其實非常明確,他肯定了李小強到目前為止的選擇。一般來說,選擇相同的開局套路往往只是勝利者的“專利”。正如一句話說的那樣:“勝利者是無需受到指責的”。這句話其實非常適合於圍棋。比如像今天這樣的開局,人家李石佛上一盤就用這樣的下法贏了棋,那麽人家憑什麽要做出改變?因此在正常情況下,哪怕是出於心情上的考慮,需到“主動求變”的好像都應該是李小強。

不過話又要說回來,對於第4局比賽的布局,那時絕大多數棋手都認為是李小強“開局領先”。關於這一點,其實李石佛自己在賽後都承認了:“自己早早就陷入了苦戰……”因此今天的情況微妙就是微妙在這個地方:雙方好像都有“求變”的理由,但同時呢,又好像都有“不變”的道理。

當然,這個還不是問題的關鍵,現在最關鍵的問題就是,雙方“復制”了第4局的這區區20多步開局,居然花費了1個多小時。當大家聯想到這個,當大家在這個時候猜測對局者的心理,就由不得大家議論紛紛了。

在韓國棋手的研究方陣,當曹燕子目睹這種情況後,他開口笑了:

“有趣,今天的比賽看來一定會十分的有趣。沒想到對局雙方一開始就用這種方式展開了氣勢上的比拼啊。可以看得出來,雙方其實都想主動求變啊,所以進程才會這麽緩慢。因為如果都認為‘來得正好’的話,那麽這20多步棋可能1分鐘之內就拍完了。現在雙方都不肯求變,卻又都花了這麽長的寶貴時間來進行考慮,那不會有其他原因,這分明就是怕弱了自己的氣勢。現在就讓我們看看,今天到底是誰會首先做出改變了。”

“哦?曹國手您是認為:對局雙方到現在都不肯求變,其實是在進行一種氣勢上的比拼嗎?”

“是啊,在圍棋比賽中,雙方的精神力比拼很重要。而精神力的比拼,需要的就是針鋒相對。所謂的‘避其鋒芒’,我認為這永遠都只是無奈的權宜字眼,一旦‘避開’就很難有好的結果。特別是像今天這樣的對局,雙方的對峙已經到了極限,那麽鋒芒就不可避讓。今天的兩位對局者雖然年輕,但現在看來他們都非常懂得其中的道理,他們倆真不虧都是秀行老師誇耀的絕代勝負師啊……”

第3屆“東洋證券杯”決定冠軍歸屬的一場比賽,在比賽剛剛開始後不久,李小強和李石佛好像就展開了另一層面的“暗戰”。那麽這場暗戰的結果會如何呢?整盤決賽又將會是一個什麽樣的走勢呢?

比賽正在一步一步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