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輕取(第2/3頁)

“是啊,我認為應該是這樣的,曹燕子,以及大竹海峰他們是天才沒錯,但他們只是常規意義上的天才。而李小強和李石佛呢,他們就已經是超過常識範圍內的另類天才了。就說李石佛吧,他這種天才就非常少見。你看他下的每手棋好像都很普通,如果要打分的話,每手棋好像都只能打60分到70分,不過他通過他那精準無比的行棋方式,把這些著手組合起來,總體上卻能打90分。這就是非常奇怪的事情了。可以這樣說,李石佛的才華,最主要就體現在他這種獨特的才能中。這真是非常罕見的一種才能,在我的印象中,以往沒有人用他這種方式思考,因此我認為他非常了不起,以後會是個大人物。”

“那小強呢?”

“小強就更不用說了,一直一來,小強就體現出高人一籌的慎密思維,我甚至認為,這才是他贏棋的最大法寶。在圍棋中,好像就沒有什麽他不會的。這點非常奇怪。還有一點更奇怪的是:我們都知道,在下圍棋的時候,如果把問題考慮的越周全,那落在棋盤上的招法呢,往往就越平庸,這應該是普遍現象,在圍棋界中,也有很多思維慎密的高手。但小強不一樣,小強最讓我驚訝的是,他的思維慎密是沒錯,不過他的很多著手,很多構思,卻永遠都閃爍著挑戰平庸的光芒。這一點很奇怪,和李石佛一樣奇怪。說實話,這也是讓我最驚訝的地方。”

“……所以我要說,圍棋界一下子能冒出兩位如此風格迥異,如此特立獨行的天才,這是圍棋界的福氣啊,再強的棋手也要好的對手磨礪。更難得的是,他們倆年齡還小,他們倆都還在成長期,如果他們都能順利成長的話,我也不敢想象他們會將圍棋推到什麽高度……”

“……除了這些也就算了,大家注意到沒有,小強其實還有一個優點,這要怎麽說呢?小強好像天生就有一種氣質,一種明星棋手的氣質,只要有他出場,好像就能蓋過其他人的光芒……我這樣說應該沒錯吧?比如今天一共有8盤比賽,眾多高手出場,應該說每盤棋都很有看點。可小強的棋永遠都是最受關注的,就拿我們來說吧,當我們來這裏看棋,首先想到的,最想看的不就是小強的棋嗎?”

“哈哈哈,這話倒是沒錯……”

聽了吳清源先生的話以後,在座的很多棋手和記者都笑了起來。的確,也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也許是沖著李小強“棋盤巫師”的名頭,很多人都愛看李小強在棋盤上施展“巫術”。也許是沖著他最年輕九段,最年輕世界冠軍獲得者的身份。現在的李小強只要一出場比賽,就能吸引比別人更多的眼球。

就在今天,在“應氏杯”16強戰的8盤比賽當中,依然不會例外。從上午的比賽開始,李小強VS劉昌赫這盤棋,就吸引了觀戰者最多目光。

那麽這盤棋下成了什麽樣呢?

下午4點鐘多一點,雖然李小強和劉昌赫的比賽還沒結束,不過已經沒有人關注這盤棋了,大家改為研究其他棋局去了。

的確,在研究室眾多高手看來,這盤棋在進行到130手左右,棋盤上形成了一個大轉換。當這個大轉換完成,整個局勢已經明朗化,執黑的李小強已經獲得非常明顯的優勢,他獲勝應該只是時間問題。

“呵呵,這盤棋應該是沒有什麽懸念了,小強獲勝只是時間問題。雖然從結果來看小強是大勝,不過最開始的兩個新變化還是非常有意思。這裏一個‘倚蓋’,一個‘雙飛燕’都被他們下出了新意。真有意思,真有意思!這兩個變化都明顯有中國古棋的風格嘛。聽說劉昌赫也曾經研究過中國古棋,現在看來是真的。不過現在看來嘛,他對中古棋的研究還是沒有小強深,也沒有小強理解得那麽透徹。這應該也是他這盤棋的敗因吧……”

“……還有後面的大轉換也非常有看頭,在這個‘雙飛燕’的變化中,我看小強前面明顯是故意賣了個破綻,而他的對手也一直盯著這個破綻。看得出來,白棋後面很多招法都是處心積慮圍繞這個破綻在進行,後面的大轉換也因此產生。不過從結果看,小強明顯像是在將計就計,他用了一招順水推舟,雖然一個肥角被他吃掉,卻在中央圈起大空。更要命的是,這個模樣看起來很結實啊,等這個大轉換完成,這個模樣已經完全實地化,白棋根本就進不來。這不是一個等價交換!我想這個結果應該是白棋事先沒想到的。他算得沒有小強深,沒有小強周全,輸掉這盤棋也在情理之中……”

下午4點半鐘左右,一直在研究室觀戰的吳清源先生精神依然很好。在這個時候,大家已經停止了對李小強這盤棋的研究。吳清源先生改為關注大竹英雄VS林海峰這盤比賽。吳先生剛才說的話,好像也為這盤棋做了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