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和誰會師(第2/2頁)

按照“棋道”雜志方面的設想,文章將以“對話錄”的形式進行。也就說梅澤由香裏將扮演好奇寶寶,她在文章中會不斷對李小強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然後李小強一一做答。用這樣一種方式介紹中國古棋。

“……中國歷史上就有崇易的傳統,尤其是歷朝歷代的文人,他們非常喜好用易經裏面的陰陽變通的思想來解釋世界,這種在潛意識裏的思想最終反映到棋上,棋手喜歡在一種變化豐富、轉化頻繁的局面下,通過或戰或守來找到制勝的途徑。總而言之,這是出於他們的圍棋觀的選擇。但我們可以明顯看到:選擇出於感性,可最後的結果結果卻也歸於理性……”

“……吳先生你應該清楚吧,他的圍棋為什麽被稱為‘六合’呢?‘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議’,宏觀說,六合是天地四方,就是普天下。微觀說,子與醜合,寅與亥合,卯與戌合,辰與酉合,巳與申合,午與未合;孟春與孟秋合,仲春與仲秋合,季春與季秋合,孟夏與孟冬合,仲夏與仲冬合,季夏與季冬合。這就是答案了。如此格局,如此氣度,這就是高棋了,這就是一般人很難比得上他的地方……”

“……甚至有人認為,一部《周易》,總結自然生態變化無窮中變化關系之哲理,乃中華民族智慧之密碼。以此密碼來順應六合之局中之不變與萬變,假如用這種思想運用到圍棋中,焉有不贏之理?當然,我對這種看法不是很贊同的。也許是我境界不夠,但我認為這種說法還是太玄乎了……”

“……相比儒家思想而言,易經對日本的影響就要小得多了。但不可否認的是,和中國古棋相比,日本古棋的思路可能就相對保守多了。這是一種靜態圍棋。但不管怎麽說,日本圍棋理論的產生也一定會有一個大的歷史背景,但同樣是出於感性的選擇,通過實踐得到了理性的結果……”

要說文章的框架是早就定下來的。梅澤提的問題也早就列有提綱。但兩人還是要裝模作樣進行一番對答。梅澤由香裏扮演好學生,李小強扮演世外高人。一通折騰下來,讓一旁的張大記者樂不可支。

兩天時間很快過去,不過經過兩天演戲般的“對話”,李小強和梅澤由香裏倒是越來越熟。尤其是梅澤由香裏,她對李小強是越來越親昵,經常流露出那副神態,差不多都把“我對李小強有好感”寫在臉上。現在不僅是張大記者,就連武宮正樹和石田芳夫這些老不修,以及“棋道”雜志的山田記者他們,看見他們都會嘻嘻哈哈開倆人的玩笑了。

必須承認,“肥水不流外人田”,這幾乎是所有行業的通病。哪怕高雅如圍棋都不能例外。

好在這個時間很短暫,經過2天休整,李小強和曹燕子的決勝局終於來臨。

李小強走向賽場。

這次關系到聶旋風和誰會師的比賽馬上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