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獨苗(第2/2頁)

比如今天這盤棋,雖然兩人都展示了自己的個人風格,但無論怎麽說,這就是一盤“功夫棋”。雙方所有的招數都平平淡淡,比的就是雙方的內力,這是典型的“功力”比拼。

“難道現在的小強,他僅僅依靠自身的‘功力’,就已經可以擊敗小林光二了嗎?”

自從李小強奪得2個世界冠軍以後,他被承認為這年代最頂尖棋手之一。他也如同這年代其他頂尖棋手一樣,特點或者說優點鮮明,但也有其短板。而“功力不足”,就一直被認為是李小強最明顯的短板。

“怎麽在不知不覺中,小強的功力提升得這麽快?最起碼從這盤棋看來,他根本不需要放什麽大招,就能和小林周旋到底。假如在加上他其他優點……”

這就是馬小飛現在所想到的。

當然,時間不允許馬小飛繼續想下去,因為這盤棋還沒結束,小林光二還在做最後的抵抗。因此大家還在焦急等待最後的結果。

時間已經到了下午6點左右,這個時候其他七盤棋都已經結束,大家都在等待著這最後一個8強席位。

在目前產生的八強中,日本棋手占據了4席,他們分別是趙治勛,林海峰,大竹英雄和加藤正夫。韓國棋手占據3席,在16強中出戰的韓國圍棋“四大天王”,唯一被淘汰的居然是李石佛。他被老牌超一流棋手加藤正夫擊敗。

在真實歷史中,李石佛雖然對日本六超的成績占優,但他對加藤正夫的戰績並不好,即便是到了96年以後,李石佛進入全盛期,他也有被加藤正夫擊敗的經歷。雖然兩人交手的次數並不多,樣本過少,不能說明問題。但和後世的崔毒一樣,碰到加藤這種直線攻殺型,李石佛經常就會手忙腳亂。

盡管李石佛是韓國棋手中唯一被淘汰的,但是他們在觀看李小強這盤對局的時候,大家還是會詢問他的意見。

“石佛,你認為最後誰能勝出?”

面對石佛曹燕子的詢問,李石佛只是對著棋盤看了一會:

“小林先生已經沒機會了。”

說完這句話後,李石佛就轉身離開研究室。

“哦。”

見李石佛轉身離開,其他韓國棋手也一同離開了觀戰室。

下午6點多一點,第7屆“富士通杯”16強戰的最後一盤棋終於結束。小林先生雖然堅持收完最後一個官子,但最終的結果他早已心知肚明。

盤面4目!

執白的李小強以1目半的優勢獲得了最終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