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技高一籌(第2/2頁)

說到這裏,馬小飛順手又擺了一個棋形:“你在看看這個,這個你應該非常熟悉吧。這是吳先生提倡的‘尖沖無憂角’,其實無論是這步‘尖沖’也好,還是小強下的這步‘碰’也好,運用的都是同一個棋理。假如你堅持認為傳統的日本圍棋理論正確,那麽這步‘尖沖’或者這步‘碰’你是無論如何下不出手。如果你認可小強他們的理念呢,那麽你就不妨多學著下下這樣的棋。”

“那麽馬小你認為那種觀點正確呢?”

見張大記者又是一副逼著自己表態的架勢,馬小飛哈哈大笑:

“圍棋中的道理,是沒有那麽容易分清對錯的。至於我嘛,我就跟你實話實說,我還是先看看,我是標準的實用主義者。假如小強采用這種下法效果不錯,那我肯定要拿來用用。如果連小強都用不好呢?那我自然就不敢學了。”

馬小飛說得沒錯,圍棋中的很多棋理,有的時候確實很難分清楚對錯。例如後世某位職業棋手,那位說黃,範,施這些古代棋聖只有現代業5水平的那位申城職業棋手。他就曾經說過,他是怎麽都不理解那步“尖沖無憂角”是什麽意思。擁有他那種想法,那他說出什麽話都是可以理解。

聽到馬小飛不肯正面回答自己的問題,張大記者也沒有繼續糾纏。

“好好好,我們還是繼續來看今天這盤棋吧。我相信如果小強用這種下法贏得越多,那麽跟風的棋手肯定也會越來越多。”

上午2個小時的比賽時間並沒有下多少手棋。當李小強揭開模樣攻防戰的序幕後,李石佛清楚棋局到了一個比較關鍵的時刻,因此他長時間沒有落子。

到了下午,整個大型攻防戰才算正式開始。正如聶旋風分析的那樣,對於這樣的局勢,李石佛攻起來很難攻,但是不攻又不行。因此李石佛從下午續弈開始就頻頻長考,他的比賽用時已經比李小強多用了一大截。

但李石佛畢竟是李石佛,他在這種局面下還是找到了一種算得上是最合適的攻擊方法。那就是緩攻!拉長戰線的攻!

歸根到底,這其實也體現了李石佛的一個棋風特點。一個“化整為零”的特點。

當個比方,當白棋跑到黑棋模樣中大鬧天宮的時候,李石佛知道這棋不好殺,但是他會先做一個“量化”。比如他先假設這裏白棋能破掉自己20目,那麽這20目要到哪裏補償呢?那就只能化整為零了。這就是“緩攻”的特點,首先不能讓對手完全安定,然後在這個基礎上想辦法拉長戰線。期待在漫長的戰線中把損失的目數零敲細摳的扳回來。

這就是李石佛的如意算盤,在今天的實戰中,他確實也是這樣做的。只是很可惜,面對復雜局勢,面對這樣的大型攻防戰,好像確實是李小強技高一籌。

到了下午3點左右,棋局一共進行了將近100手,攻防戰進行了70手左右。大家的判斷是雙方實空差不多,李石佛還差一個貼目。

到了下午4點左右,棋局一共進行了將近130手,攻防戰進行了100手左右。大家判斷雙方的實空對比依然差不多,李石佛還是差一個貼目。

到了下午5點,棋局一共進行了160多手棋,這時候漫長的攻防戰好像終於結束。結束的標志,就是李小強所有的棋都已經安定。

而這個時候,李石佛依然要差一個貼目左右!

眼見局勢已經無力回天,下午5點多一點,這個時候李石佛早就進入讀秒,而李小強還有半個多小時的固定用時。李石佛爽快的選擇了投子認負。

首屆“中韓國手對抗賽”,李小強以1比0的比分領先。

在個人之見的交手記錄中,目前兩人下成4比3,李小強奪回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