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馬不停蹄(第2/3頁)

由於張大記者的關系,李小強和“圍棋”雜志的關系顯得更密切一點。尤其這麽多年來李小強的“自戰解說”,那幾乎只能在“圍棋”雜志中才能看到。當然,這主要不是因為李小強的原因,而是張大記者的原因。因為只要是關於李小強的報道,張大記者總是最積極,下手也最快。快到“圍棋天地”雜志有時候搶都搶不贏,這讓“圍棋天地”雜志經常性哭笑不得。為了此事,身為“圍棋天地”雜志副總編輯的羅教練還專門在李小強面前發過幾次牢騷。

所謂習慣成自然,經過這麽多年的培養,圍棋愛好者好像也已經養成習慣。你想了解李小強的最新動態嗎?你想探尋一下“棋盤巫師”的圍棋思想嗎?那你最好訂閱“圍棋”雜志,因為在那裏面有最詳盡的報道……

還真別說,隨著李小強的水平越來越高,名氣越來越大。“圍棋”雜志貌似也是越辦越紅火。李小強可是知道,在真實歷史中差不多同一時間,“圍棋”雜志的發行量漸漸痿縮,可以說是頹勢盡顯,沒有幾年就落了個停刊的下場。不過在今世,李小強並沒有看到這種跡象。“圍棋”雜志的發行量在逐漸擴大不說,在整個世界棋壇也算是一本有影響的圍棋專業雜志。

最讓李小強意想不到的是:可能是自己的文章在雜志中發表多了,“圍棋”雜志竟然有……變成“崇古派”的大本營的趨勢。

這個發現真是讓李小強哭笑不得,不過李小強還是樂見此事。雖然李小強無意挑起什麽“古今之爭”,他也認為像後世網絡時代的那種“古今之爭”有點無聊。但是李小強認為,長期以來,大家對中古棋的認識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匱乏了。現在有一個專業的平台為中古棋搖旗呐喊,對中古棋進行系統,認真的研究,這對整個圍棋都應該算是一件好事。

李小強這次拜訪“圍棋”雜志編輯部,其實就是專門為此事來的。李小強和方老合寫的“中國古棋研究”已經在雜志上連載了好幾年。現在已經接近尾聲。依靠李小強等人的技術支持,依靠方老妙筆生花,這個系列文章受到廣大圍棋愛好者的熱烈歡迎。甚至有人開玩笑說,“圍棋”雜志能有現在這個銷量,這個融合知識性,技術性和趣味性的系列文章功不可沒。

現在這個系列文章快結束了,雜志社方面也不願放棄中古棋這塊陣地,因此請方老出面,看看在中古棋這方面還有什麽文章可做。

做個什麽選題好呢?李小強和方老商量後,在李小強的強烈建議下,決定做個“中古棋妙手系列”。合作模式和以前差不多,由國家圍棋隊提供技術支持,由方老負責撰寫妙手背後的故事。和前面那篇文章稍微不同的是,雜志社方面決定增加一個和棋迷互動環節。例如文章在雜志上連載以後,搞個“中古棋十大妙手”之類的評選活動。由棋迷投票來選出他們認可的妙手。順帶幫這些妙手取一個比較好聽的名字。

說實話,李小強之所以會提出這樣的建議,那完全就是被日本圍棋刺激的。什麽“古今無類之妙手”,“耳赤之妙手”,聽上去就很拉風,給人感覺逼格很高的樣子。反觀中古棋呢,在這方面簡直是暴弱了。

隨便舉個簡單的對比,“丈和三妙手”中的第3個妙手,那步愚形“空彎三角”。實事求是的說,那步棋能不能稱為妙手還值得商榷。但它就是因為有個好聽的名字,居然就擁有偌大的名氣。反觀“當湖3”,範西屏先生同樣有一步類似的“空彎三角”,那步棋無論從全局構思還是計算深度來看,那都要甩開丈和那步棋幾條大街。不過很可惜的是,由於一直缺乏對中古棋的系統研究,由於那步妙手沒有一個好聽的名字。那種光芒四射的妙手一直藏在深閨無人識。

李小強現在想做的,無非是想補上這一刻。

3人在聊得興高采烈的時候,方老見張大記者在頻頻看表,因此很奇怪地問道:

“小張,你老是看時間做什麽,你等下還有什麽事嗎?”

張大記者沖方老神秘的一笑:

“不是的方老,等下我們這裏還有客人過來,我是看看客人是不是快到了。”

“哦?什麽客人?”

“日本客人……”張大記者裝模作樣拖長聲音:“……還是位女士。”

“哦?哈哈哈哈……”

方老笑得很開心,他把目光轉向李小強。要說人家方老的“八卦考據法”運用得如火純情。張大記者一開口方老就知道。過來的當然是梅澤由香裏。

如果被張大記者調侃,李小強自然是會反擊。但是被方老調侃呢,李小強當然就不好意思開口了。其實這次梅澤由香裏陪同她師傅來中國,李小強早就知道的。同樣是因為文章轉載的事,大家約好在編輯部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