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李小強原來擅長這個(第2/2頁)

“小強‘一跳成國手’那步,雖然過去這麽多年了,那盤棋我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強對趙治勛那盤‘一路托’的鬼手……”

“哈哈,前面兩步雖然不錯,但是哪裏比得上他贏曹燕子那步‘百年一遇之妙手’……”

台下的棋迷七嘴八舌,很快就選出了李小強的3個“代表作”。必須承認在座的很多確實是資深棋迷。李小強“一跳成國手”那盤都過去這麽多年了,竟然還有棋迷能記得它。不過那盤棋在當年的影響確實很大,它挑起了中古棋“窮其變”思想和日本圍棋“一般分寸”的爭議。因此很多棋迷記憶猶新。

見到互動效果還算不錯,馬小飛笑盈盈的繼續引導大家:

“好了,既然小強的代表作被大家選出來了。那麽我想請大家繼續思考一下,看看我剛才有沒有說錯,小強是不是特別擅長這種防守的局面?”

聽馬小飛這麽一說,有點水平的棋迷很快反應過來……馬小飛剛才說的,好像還真沒錯啊。李小強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幾步妙手,竟然都和防守有關。

例如“一跳成國手”那盤,李小強下出妙手之前在做什麽呢?在治孤,在防守。他當時在忙著做活自己的大龍。也就是因為他當時判斷簡單做活已經不夠,所以才能下出後面那步驚天妙手。

至於後面兩步,情況其實也都差不多。李小強在第4屆“富士通杯”決賽贏趙治勛那盤。人家趙治勛在吃棋,李小強用一步“一路托”的鬼手脫困。同樣是“富士通杯”決賽,同樣是曹燕子在進攻,李小強在防守,又被他下出一步“百年一遇之妙手”……

“啊?好像還真是這樣啊!您不提醒還真沒人知道,原來小強真正厲害的是防守呀。他原來是個治孤高手。看來還是馬老師您更了解小強……”

徐穎再次做恍然大悟狀,這次是真的恍然大悟。的確,圍棋水平達到一定層次後,最了解他的一定是他真正的對手,就像馬小飛了解李小強。

“馬老師,您今天真是顛覆了我們的認識,原來小強的防守比進攻強啊,是不是這樣?”

馬小飛苦笑:“不是的,在我看來,小強攻守兼備,他的進攻和防守一樣強……”

像是見到了大家的疑問,馬小飛繼續說道:“關於小強的妙手,剛才大家都提了自己的意見。那麽有誰想知道,小強哪步妙手最讓我印象深刻嗎?”

“當然想知道,快說,快說……”

這個當然是毫無疑問的,在場的人沒人不想知道。誰知馬小飛說出答案後,現場很多棋迷面面相覷,很多人根本記不清李小強下的那步棋。

馬小飛說的那步妙手,是第2屆“應氏杯”半決賽李小強對曹燕子的一步。在那個三番棋比賽的第2盤,李小強用一步“後中先”擊敗對手。

當然,有些棋迷記不起來也情有可原。一來那個三番棋是李小強輸了,二來那步“後中先”看上去招法很普通,好像根本沒有一點妙手的樣子。

但是棋迷記不住,像馬小飛這種真正的對手不會記不住。那步棋其實就展現了李小強的進攻能力。那步棋雖然看上去招法平常,但是破壞力極大,屬於真正的“真水無香”。

在實戰中下出防守或者治孤的妙手,往往能給人起死回生的刺激,因此容易讓人印象深刻。而圍棋中的攻擊呢,往往像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一系列平凡而樸實的招法構成。

作為李小強真正的對手,馬小飛為什麽會特別看重那步“後中先”呢?因為他心裏非常清楚,李小強下出的那些防守妙手,基本上都是“妙手偶得”。而那步“後中先”,則是李小強的常規武器。

回到今天的比賽,眼見和棋迷互動也互動得差不多了,這時最新的棋譜也傳了進來。馬小飛先接過棋譜看看,看了2分鐘以後。

馬小飛臉上漸漸露出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