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自我檢討(第2/2頁)

“老趙這麽有名的觀點,你這個‘名記’也會不知道……”

在當今的世界棋壇,趙治勛的圍棋觀也算是獨樹一幟,他對圍棋,特別是對圍棋比賽經常有其獨到的見解:

“……比如,中盤的時候走到了岔路口上,是選擇A呢,還是選擇B呢?即便決定選擇A,在下這個決定之前,考慮十分鐘和考慮一個小時的效果也不一樣。也許有人會說,不都是A嗎,有什麽不一樣的?但是在我,十分鐘的A只是平凡的一著,一小時的A卻是內容豐富的高著……”

“……經過十分鐘考慮的A總是拘泥於常識,只是想到這種選擇比B要好,而缺乏進一步的深思。對A這一著所激起的波紋,它的影響,以及它與周圍的配合缺乏周密的想象。而磨磨蹭蹭地苦思苦想的一個小時就不同了。並不是被動地等待精神高揚的到來,作為棋手,一定會想到很多情況。即使不想考慮,一個小時裏也會有很多東西浮現出來。A這一著棋所激起的波紋會向各個角落擴散,當然最後結果還很難預測,但是比較各種情況之後下的判斷,這樣的A就不再平凡……”

介紹完趙治勛的圍棋思想,李小強對張大記者和梅澤由香裏說道:

“現在你們應該理解,當年老趙輸給李石佛以後,他為什麽會不服氣吧。”

李小強說的是2年前第4屆“東洋證券杯”的決賽。那場比賽趙治勛輸了一個0比3。但是輸棋後的老趙好像並不服氣,他賽後放話說如果是“2日制”的比賽,那李石佛未必是他對手。

張大記者和梅澤由香裏也是懂棋的人,李小強的意思他們很快就聽得明白。

“你的意思是說:你今天輸棋的主要原因,其實是和老趙一樣,主要是輸在時間上面?”

“沒錯,就是這個意思。”李小強回答得很幹脆。自己今天之所以下出前後矛盾的棋,李小強並不認為是自己的狀態欠佳,更不是什麽體力問題,最關鍵的還是自己在比賽用時的分配上出現問題。

例如自己構思的那個作戰計劃後面為什麽會出現失誤呢?最主要當然是因為自己當時沒算清,比賽時有心細算的話又擔心自己陷入時間恐慌。因此在這種患得患失的心理支配下,自己才匆忙出手,最終釀成大錯。

李小強這種心理,其實就和趙治勛輸給李石佛的心理差不多了。唯一不同的是,趙治勛認為自己3個小時算不清。而李小強呢,他認為自己1個小時算不清。

“這麽說你現在也是輸的不服氣咯?”

“服氣,我現在非常服氣,不瞞你們說吧,通過今天的比賽我甚至想通了一個問題。如果我有一個毛病得不到解決的話,以後在類似的賽制中碰到他我的輸面還是居大。”

“哦?你想通了什麽問題?”

這下張大記者來了興趣,而梅澤由香裏也是一副興致勃勃的樣子。她想聽聽李小強輸棋後是怎麽自我檢討。

“張大記者我先問你一個問題,我們國家的快棋比賽不多,但公認快棋水平和快棋賽成績相對較好的是哪位?”

“這個嘛……除了你和馬小以外,快棋水平相對較好的應該算是曹大方了。”

張大記者這個回答還是很客觀。李小強和馬小飛給人印象快棋成績不錯,那是因為他們倆整體水平高,如果和他們的慢棋成績相比呢,他們的快棋成績也就一般。比如李小強到現在都還沒有獲得過參加“亞洲杯”的資格,這就是一個明證。而國內有那麽一位棋手,和他的慢棋成績相比,他的快棋成績明顯要高一截,那就是曹大方九段。

“那你認為曹老師是什麽棋風?”

“曹大方應該算穩健型吧。”

“好……”李小強又轉過頭來問梅澤由香裏:“在你們日本,又是哪位棋手公認的快棋水平最出色?”

這其實不用梅澤由香裏回答,提到日本的快棋,大家第1個能想到的自然是有“快棋之仙”美譽的大竹英雄。

“拋開什麽‘感覺的大竹’之類的不談,你們認為大竹先生的棋風可以歸類為哪一種?”

“好……好像也可以歸類為穩健型。”

“那麽李石佛呢?他的棋風是什麽類型?”

“他自然也是穩健型……”這下不用李小強多提示了,張大記者和梅澤由香裏很快就明白李小強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說,穩健型的棋手更擅長下快棋?這個……這個真是有點顛覆大家的常識。”

“呵呵,大家可能都認為那種思維敏捷,反應超快的棋手更擅長下快棋是吧?可惜這只是一種想當然,而圍棋中大部分的想當然都是不靠譜。我跟你們說吧,直到下完今天的比賽,我才充分意識到這個問題,甚至可以這樣說,這就是我今天最大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