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迷惑和野心(第2/2頁)

李小強陪著笑了一會:“真不是我,是他自己要取這個名的。”

趙大寶站起身來,跑到窗戶門口指著中國棋院不遠處的一塊空地:

“這就是我們胡總在京城的第1個業務?也是你們以後安家的地方?”

李小強和林夢雨相視一笑,沒有接趙大寶的話。胡毅的大多業務主要都在南方,這次是第1次進軍京城房地產業。好巧不巧的,他拿的第1塊地,竟然距離中國棋院不遠。中國棋院距離天壇公園不遠,既然是祭天的地方嘛,那麽按老四九城的觀點來看,這個地方並不怎麽適合人居住,至少不是什麽黃金地段。因此胡毅拿地還算順利。

當然,現代人是不會講究這個的。有次胡毅知道李小強有在京城買房的意向後。他把胸脯拍得山響,李小強安家的地方,那怎麽也得他親自來蓋。準確的說讓林夢雨親自來蓋。於是林夢雨就這樣進入了“天元集團”的京城分公司。而她做的第1件事,可能就是蓋她以後的家。

李小強和趙大寶說了一會閑話,趙大寶又把話題兜回到藤澤秀行的批評:

“喂,你剛才還沒回答我,你對老神棍的批評怎麽看?”

“還能怎麽看,我現在沒空想這個。我現在唯一想做的,是怎麽從馬小手上撈幾盤回來。唉,可惜最近的一次機會讓他溜走了,下一次想在決賽時候碰到他,也不知道要到什麽時候了。”

李小強答非所問地說道。對於秀行先生的批評,李小強並非沒有進行認真思考過。李小強理解秀行先生的擔心,自己現在想走的是一條“全面發展”的道路。但這條道路到底行不行的通呢?會不會因為想全面發展,反而丟掉自己的特長呢?說實話李小強也很迷惑。因為在現實中,成功的例子幾乎沒有,反面例子倒有不少。

例如老神棍拿加藤正夫先生說事,那就算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自己最後也會像加藤先生那樣嗎?李小強心裏沒底。

盡管如此,李小強並不願意放棄自己目前所走的道路。既然重生一次,李小強也是有野心的。

李小強的野心是什麽?說穿了也很簡單,如果把圍棋劃分為,序盤,中盤和官子三個技術環節。如果有那麽一位棋手,他在這三個技術環節都達到了“強九”水平,還有某一個環節特別突出,達到了“超一流”水平,那麽這位棋手就可以稱作超一流。如果有兩個環節達到超一流水平呢?那麽這位棋手基本就能引領一代風騷。

至於3個環節都達到超一流水準,可以說除了吳清源先生一個人勉強挨到邊的話,其他人都沒達到這個層次。

而李小強,他就希望自己能成為這樣一個棋手。這就是他的野心。

一方面是迷惑,一方面是野心。因此對於秀行先生的批評,李小強並不願意想太多。自己選擇的道路,自己終歸要走下去的,因為除此之外,李小強想不出其他方法。

“好了這個話題就不多說了,還是來幫我算算,我要到什麽時候才能碰上馬小飛吧。這次決賽輸的太郁悶了,我現在最想做的就是切他一盤。唉可惜最近一次機會竟然錯過了,他竟然輸給錢大,真是沒想到……”

輸棋後迫切想有機會找回場子,這當然也算是人之常情。李小強剛剛說的,是“CCTV杯”電視快棋賽。進入6月以後,賽程就沒有5月那麽密集了。“東洋證券杯”結束後,6月中旬李小強參加的唯一比賽,也只有這個“CCTV杯”了。在半決賽中,李小強順利擊敗曹大方闖了決賽。也算是在這個比賽中達成一個突破。可是在另一場半決賽中爆出冷門。馬小飛竟然被錢於平擊敗,讓李小強失去了一次報仇的機會。這讓李小強首次獲得“亞洲杯”參賽資格的同時,內心稍稍有些遺憾。

李小強和趙大寶在這掰著手指算今年剩下的比賽。由於兩人幾乎瓜分了國內的頭銜,那麽兩人基本沒有機會在各種預選賽中相遇。全國個人賽兩人基本也不會參加。剩下的“名人戰”,“國手戰”,“棋王戰”就算兩人還能在決賽中相遇,那最早也要等到10月份以後。

“唉,這樣算起來,我想找他報仇的話,最少也要等上100多天?”

“不,你還有一個比賽漏算了。”

“哦?哪個比賽?”

“富士通杯。你忘了富士通杯。”趙大寶一字一句地說道:“如果你下個月能贏小林的話,那麽在8月份,你就很可能和馬小在決賽中再次會面。”

“哦……”

李小強這才想起,現在已經是6月底,距離7月初的“富士通杯”半決賽已經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