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一盤價值3億1千萬韓幣的比賽(第2/3頁)

“夢雨,歇會,別累著了。”

林夢雨對胡毅一笑:“舅……胡總,沒事。”

見到林夢雨從“舅舅”改稱“胡總”,胡毅心裏一嘆:

“唉,小強這個家夥……對了,這家夥明天的比賽,到底能下成什麽樣子呢……”

同樣是在京城,國家體育總局。

“我說老陳,你這是搞哪樣,你這個圍棋協會主席,直接以官方身份過去就是了,公事公辦,這還需要請什麽假?”

“前面幾場比賽,我們管理層沒有一個人過去申城,當時的考慮,是怕給小強增加壓力。現在想起來,真是很對不起人家小強的。”

“那麽現在……”

“那麽現在,我們依然不敢給小強增加壓力,所以我需要請假,我想以一個普通棋迷的身份,去現場觀戰。”

和陳超越擁有類似想法的還有聶旋風,還有羅教練。除了華領隊需要留在京城做明天的電視直播外。中國圍棋的管理層幾乎傾巢出動。

無數人在關注明天的比賽,太多的人在奔赴比賽現場。那麽作為兩位當事人,兩位明天比賽的主角,他們現在是什麽狀況呢。

李小強和曹燕子的比賽結束後,兩位最後決賽的參與者接受了記者的例行采訪。在接受采訪的時候,李石佛的話既不高調也不低調,他甚至沒有談及勝負。不過他的話,卻顯得異常鏗鏘有力,異常耐人尋味。

“對於我來說,明天這場比賽無疑是我本年度最重要一場比賽。我甚至認為,如果我輸掉明天的比賽,那我今年獲得的兩個世界冠軍沒有任何意義。”

當話筒舉到李小強面前的時候,雖然李小強在回答問題的時候臉上掛滿微笑,雖然他的話更加簡短,但是他的話,同樣充滿一股濃濃的火藥味:

“我在上場前就說過,韓國人還沒有贏!請大家拭目以待吧,我向來……說話算數……”

決賽的日子終於來臨,其實決賽的日子很快來臨。只間隔一天,李小強在張大記者的陪同下再次走向賽場。

“我說張大記者,平時在這個時候,你不都是化身話嘮?今天怎麽不說話。”

“嘿嘿,你和李石佛的比賽,那我還有什麽好說的,我也認為我不需要多說什麽。”

“既然你不說,那我就說兩句吧,你知道剛才我想起了誰嗎?”

“說說看。”

“周懶予。”

“周懶予?你這個時候居然想起周懶予?哈哈有時候我不得不說,你這家夥的思維……那真是夠發散的。繼續說吧,你到底想起周懶予什麽。”

“我就在想周懶予為什麽沒有成為武林盟主,而且張大記者你有沒有覺得,李石佛其實和周懶予很像啊。”

“啊?”張大記者有點跟不上李小強天馬行空的思維,不過人家現在畢竟是圍棋“名記”,琢磨一會後,還是差不多弄懂了李小強的意思。

周懶予是中國古棋承前啟後的一個重要人物。中國古棋中“過周十局”有很重要的意義,可以說就是周懶予終結了過百齡的霸主地位。

李小強說周懶予和李石佛有點像,細想一下那還真有那麽點意思。在周懶予所處的年代,他周圍都是一片力戰家,只有周懶予的棋風在當時獨樹一幟。

大家評價周懶予的風格:“究其(指周懶予)所以勝者,持先而不失也。”

換句話說,在中國古棋中,周懶予算是少見的“控制流”,他不以戰鬥見長,以判斷和控制為主。這就是周懶予和李石佛的相似之處。

周懶予擊敗過百齡,可以說是終結了一個時代。但他為什麽沒能開創一個新的時代呢?或者說他為什麽沒能成為新的武林盟主呢?

原因是他又被另一一位棋手擊敗。而且擊敗他的這位棋手並不算多有名,叫李元兆。在“國朝弈家姓名錄”中,李元兆位列“名手”。在中國古棋中評定棋手等級,是按照“國手”,“名手”,“二手”,“三手”這樣類推。

簡單的說,如果“國手”是“超一流”,那麽“名手”就相當於一般的“中堅棋手”。據說這位“中堅棋手”李元兆就是在看過“過周十局”後認為周懶予力量不行,認為他應該不是自己的對手,於是向周懶予挑戰。

要知道,中國古棋可不會像日本古棋那樣,成了“名人”後隨時可以避戰。於是周懶予欣然應戰,於是他以4比6的比分輸掉比賽,於是周懶予沒能成為新的武林盟主。

對於這樣的典故,現在的張大記者當然非常清楚:

“哈哈哈小強你這是什麽意思?是說人家李石佛的控制流不如你這個力戰家?嗯,你這也算是賽前給自己一點心理暗示吧。”

李小強沖張大記者一笑:

“我什麽都沒說,我只是……講個故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