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解開這盤棋的鑰匙在哪(第2/2頁)

首局比賽剛一開始,張大記者剛剛拍完照退出對局室,他來到觀戰室的第1句話就引起一片笑聲。“應氏杯”猜的是選擇權,前4盤相互交換先後手,第5盤需要重新猜先。因此從這個角度說,第1局比賽的猜先還真不怎麽重要。

張大記者走進對局室的時候,第1張棋譜還沒傳進來。

“那小強選擇的是什麽呢?”有人對張大記者詢問到。

張大記者回憶一下對局室猜先後的一幕:“黑棋,小強第1盤選擇的是黑棋。”

“哦?看來小強在整體上是準備采取後發制人的策略呀。”

“應氏杯”施行的是“大貼目”,在“大貼目”的規則下,絕大部分職業棋手都認為白棋好下。現在李小強第1盤選擇相對難下的黑棋,把相對好下的白棋留在第2盤。這樣從整體策略上來說,好像就顯得從容一點,有點後發制人的意味。

“後發制人嗎?我倒不這樣認為。”

“哦?林先生的意思是……”

在本屆“應氏杯”半決賽中,劉昌赫恰好是淘汰林海峰先生進入決賽的。見到觀戰室很多人把目光投向自己,林海峰先生微笑著解釋道:

“如果是和其他人下,可以認為小強是準備後發制人,不過對上劉昌赫嘛,我倒認為小強今天是準備先發制人才對。大家不要忘了,劉昌赫可是典型的攻擊型棋手。”

攻擊型棋風需要主動,主動需要拿黑棋,這是圍棋界的普遍觀點。那麽李小強今天準備怎麽做呢?他到底是準備“先發制人”還是“後發制人”,這是本場比賽大家議論的第1個話題。

“看吧,只要看看實戰的進程,小強的意圖很快就知道。”

在第1張棋譜傳到觀戰室以前,剛剛來到這裏的聶旋風是這樣說道。

李小強和劉昌赫的比賽開始,上午2個小時的比賽時間很快過去。在中午封盤以前,陳超越詢問吳清源先生:

“先生,您認為今天的棋怎麽樣?”

吳清源先生很客氣地說道:

“大家都知道,我並不擅長下貼目棋,我當年下貼目棋的成績一直不好。不過在圍棋中,有些道理總是不會錯的。比如這種大貼目的棋,對於黑棋來說,最重要是掌握‘積極’和‘過分’的界限,那麽對於白棋來說呢,就要把握‘穩健’和‘保守’的分寸。從目前的進程來看,應該說兩個人都下得相當好呀,這其中的‘度’都把握得不錯。看來兩個人的狀態都非常好,賽前應該都做足了準備。目前的形勢我認為應該是‘兩分’,今天應該能夠欣賞到一盤好棋吧,想要分出勝負,還要看他們下午的進程。”

中午1個小時的休息時間很快過去,中午1點鐘,比賽開始續弈。到下午2點鐘,研究室依然聽不到多少批評的聲音,好像今天兩位對局者下的棋都無可指責。不過在這期間,對劉昌赫的表揚聲音好像要大一點。

由於吳清源先生的存在,研究室中韓陣容並沒有那麽涇渭分明,他的“師弟”曹燕子就坐在他身邊高談闊論,當然,曹燕子的身邊還有李石佛。

“嘖嘖,昌赫最讓我佩服的地方,就是他越到重大比賽,越能發揮出最佳水平。你看他今天下得棋,真真是進退有度,完全沒有任何可以指責的地方。石佛你說是不是?”

曹燕子先是用韓語對李石佛說這句話的,李石佛點頭稱是。曹燕子又用日語對吳清源先生說這句話,吳先生微笑不語。

到了下午3點鐘,比賽進行到4個小時的時候,研究室對劉昌赫表揚的聲音越來越大。而李小強呢?雖然沒有對他批評的聲音,但表揚的聲音幾乎聽不見了。

“真好啊,昌赫今天下得真好啊!他起先是穩住陣腳,然後兩人進入對攻模式,現在呢,白棋竟然有反攻倒算的意味了。嘖嘖,當天下第一攻擊手的威力開始發揮,恐怕黑棋怎麽都有點難辦吧。”

曹燕子繼續在滔滔不絕的表揚劉昌赫,李石佛也在旁邊附和。研究室大部分中國棋手也表情嚴峻。

因為曹燕子說的基本上附和棋盤上的事實。

但是在這其中,有兩位棋手不同意曹燕子的意見,他們就是吳清源和聶旋風。

“聶先生,你怎麽看目前的形勢。”

吳清源先生微笑著詢問聶旋風的意見。

“從表面上看,現在確實是攻守逆轉,但黑棋也沒有下什麽壞棋呀?而且我甚至覺得……”

“覺得黑棋的招法更自然一點!是不是這樣?”

“對對對,就是這種感覺。”聶旋風大喜回應道。

“這就對了……”吳清源先生微微閉上眼睛,輕嘆一口氣道:

“既然黑棋招法自然,那就沒有任何不好的理由。但是我老了,算路跟不上了,解開這盤棋的鑰匙,到底在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