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定海神針(第2/2頁)

“百分之五十的概率嘛,這有什麽好預感的。”

“不,我感覺我這次抽到李石佛的概率超過八成。”

“我說小強,你現在怎麽跟個女人似的。”

李小強大怒:“張大記者你給我說清楚,你這什麽意思?”

“你不知道只有女人才天天講究什麽‘第六感’,我說你一個大老爺們,天天預感來預感去有意思嗎。”

“……”

抽簽結果出來,李小強被打臉,他半決賽的對手並非李石佛,而是日本的彥坂直人“十段”。

張大記者眉開眼笑,他調侃李小強道:

“我說小強啊,我早就跟你說了吧。當神棍可不是什麽很有前途的事業,你還以為自己真的能掐會算?”

李小強沒有理睬張大記者,他只是定定看著另外一對半決賽組合。李小強的“預感”當然並不是沒有原因,原因就在常韌聖VS李石佛這對組合上。因為這是在真實歷史中,本屆“富士通杯”的決賽組合。

到李小強重生的時候,世界棋壇已經舉辦過上百次的世界大賽。也就說已經有過上百次的世界大賽決賽。這麽多的決賽,哪怕李小強是再資深的棋迷,他也不可能每次決賽都記得那麽清楚。

但是有些經典決賽,李小強還是記憶深刻的。例如首屆“應氏杯”決賽,這個可能很多不是棋迷的人都知道。除此之外還有第7屆“東洋證券杯”馬小飛和李石佛經典對決,第3屆“三星杯”馬小飛向李石佛復仇未成功之戰。“LC杯”李石佛對李石頭的大逆轉,同樣是“LC杯”李石頭和古大力上演“4千年之大決戰”等等等等。

在所有決賽中,由於“富士通杯”是單盤決勝,因此產生的經典決賽並不多。但經典程度不夠,並不代表某些比賽的意義不重大。例如在李小強這種資深棋迷看來,真實歷史中98年的“富士通杯”常韌聖和李石佛之戰,就是一盤意義重大的比賽。

那盤決賽的一個關鍵詞,就是“冤案”。那盤棋常韌聖實在是輸得有點冤。

雖然說在中國圍棋的“黑暗十年”中,發生在中國棋手身上的冤案不少,被大李逆轉,被小李翻盤。總之只要一提到“冤案”,那麽受傷的總是中國棋手居多。

而常韌聖對李石佛這盤的“冤枉指數”,可能除了孔二傑對小李那盤,孔二傑在贏定的情況下因為時間緊張跑去“打將”,因為一個“打將”最後慘遭李石頭屠龍……在李小強看來這盤棋可能是最“冤”的。而如果孔二傑這盤是“第一冤案”的話,那麽常韌聖這盤就是“第二冤案”。

臨近終局的時候,常韌聖已經取得了非常明顯的優勢,而且那個優勢還不是一般的大,就在大家認為常韌聖即將拿下的時候,他卻犯了一個非常簡單的錯誤,一個業余初段以下級別的錯誤。他居然沒有看到一個簡單的“雙叫吃”,導致在局部虧了3到4目棋。

即便如此,當時的棋還是極度微細。根據研究室的研究,如果常韌聖最後下對所有次序的話,他依然有半目獲勝的可能。可惜常韌聖在出現失誤後他方寸大亂的,那盤棋最後他輸了1目半。

從最後的結果來看,這盤棋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因為輸了這盤棋以後,常韌聖其實已經和李石佛拉開了差距,他在也無力對李石佛形成挑戰。也就是從那盤棋開始,常韌聖和馬小飛開始對李石佛搶著輸棋,你來一個六連敗,我就敢來一個十連敗。而中國圍棋也隨著他們倆的表現直接進入最黑暗年代。

“嘿嘿,這次他們倆不知道會下成什麽樣?應該不會再出現什麽冤案了吧?我估計是不會了……”

在抽簽儀式進行當中,李小強是這樣胡思亂想。李小強當然是有理由這樣認為的,首先常韌聖現在是和李石佛在半決賽中相遇。雖然都是比賽,但所有人都清楚,半決賽和決賽是完全不同的。不僅比賽的意義不同,棋手承受的壓力也不同。

還有一個理由讓李小強認為出現冤案的可能性極小。這個理由就是他自己。就算常韌聖輸給李石佛又有什麽關系呢?後面不是還有自己嗎。

對於現在的中國圍棋來說,自己就猶如定海神針辦的存在!只要有自己在,中國棋迷以後只會記住一個又一個的勝利,而不會想起什麽冤案。

就在李小強站在台上心潮澎湃的時候,他並不知道自己被鄙視了。

“這家夥這麽又在發呆,他到底在想什麽呢……”

張大記者一臉鄙視的看著台上的李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