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再進決賽(第2/2頁)

這是一場意料之中的勝利,這樣的結果也符合賽前大多數人的預測。因此李小強來到觀戰室後,大家除了對李小強禮節性的表示祝賀外,倒也沒有其他反應。

現在大家最關注的,就是另外一場半決賽的結果了。到底是李石佛今年第2次和李小強會師決賽?世界棋壇繼續上演“二李爭霸”?還是常韌聖首次登堂入室?“富士通杯”上演中國德比?

“小強快來快來,這棋你要給我好好判斷一下。”

張大記者說這話的時候聲音裏透著一股喜悅。因為在李小強進來之前,研究室的主流意見都是認為常韌聖優勢。但由於這兩位的棋風所致,常韌聖的厚重對上李石佛的堅實,他們的對局一般都會形成膠著局面,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細棋。而且所謂的“優勢”那也要看是和誰下。和李石佛下成細棋的話,那還真沒多少人敢輕言優勢。所以張大記者一看到李小強,他就馬上把李小強拉過去看那盤棋。

李小強找了塊空棋盤,把常韌聖VS李石佛這盤棋前面的進程重新擺了擺。在這期間他一言不發,偶爾還會停下來對著棋盤沉思。張大記者知道李小強在分析形勢,所以在這期間沒有打擾他。

等李小強已經完全跟上實戰進程,並且又對著棋盤沉思好幾分鐘,張大記者終於沒忍住,他急切地問道:

“怎麽樣?小強你認為這棋怎麽樣?”

目前常韌聖VS李石佛這盤一共進行了130多手,這是全局很重要一個勝負關鍵處,李小強又對著棋盤琢磨一會後,對張大記者說道:

“大家的判斷沒錯,這棋優勢是應該常韌聖的優勢,不過想順利贏下來的話,好像也沒那麽容易啊。”

李小強的判斷形勢和其他人不同,他自己在比賽的時候,一般都很少進行形勢判斷的。這是因為李小強認為棋盤上的形勢只是一種客觀存在,例如100手棋的時候是一種形勢,101手棋的時候又是一種形勢,這都是棋盤上客觀存在的。你判斷得再清楚,也未必對最後的勝負有什麽作用。

因此李小強在分析棋局的時候,他一般更注重的有兩點:第1是看一下棋盤上還有沒有什麽隱蔽的手段。李小強認為這個很關鍵,因為棋盤上如果還有手段你都發現不了的話,你就這樣去進行形勢判斷,那很容易貽笑大方。

第2就是看局勢的復雜度,或者說棋盤上的難度。比如今天這盤棋,李小強客觀認為目前是常韌聖的優勢沒錯,但因為目前的局勢還比較復雜,不確定性因素還有很多。因此李小強認為現在還不能輕言勝利。

“這裏,這裏,還有這裏……”李小強指著棋盤上幾個地方對張大記者說道:

“小常今天能不能贏下這盤棋,主要就看他這個地方這麽定型了。這幾個地方處理得好,那麽小常應該能夠拿下。這幾個地方如果處理不當,甚至只要有一個地方處理不當……所以我認為現在還說不好誰輸誰贏。”

“哦,這樣啊……”

張大記者對李小強的技術分析倒沒什麽感覺,不過旁邊的林海峰先生卻來了興趣,他指著棋盤上的某個地方——這是李小強剛才指出的3個認為可能會出問題的地方之一:

“小強,其他兩個地方我沒意見,但是這裏呢?這裏好像沒什麽棋吧?”

“錯了,林先生,如果我是李石佛的話,我現在最想下的地方就是這裏……”

李小強把一枚棋子拍到棋盤上,林先生目瞪口呆的看著李小強落下的這步棋,然後一陣大笑:

“啊!?還可以下這裏啊?哈哈哈,這真是擴大棋盤的好棋,也是劣勢下應有的態勢嘛。不過話說回來,這樣的棋恐怕也只有你李小強才想得出來吧,我看哪怕是李石佛,他也未必能下出這手棋……”

“嘿嘿,拭目以看吧。”

接下來大家當然都在拭目以待。下午4點半鐘,棋局到了第1個勝負關鍵處,常韌聖在那個地方的應對近乎完美,李石佛沒有占到任何便宜。常韌聖距離最後的勝利又近一步。

第2個勝負關鍵處,常韌聖的應對稍微不夠精細,但虧損非常有限,沒有對全局的形勢造成根本性的影響。

下午5點鐘,所有人都看著最後一個勝負處了,這也是林海峰先生剛才指出來的地方。這個地方的處理,很可能將決定誰是李小強決賽的對手。

到底會是誰呢?

李小強和大家一樣,同樣在靜靜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