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世界職業棋手排名制度(第2/3頁)

這種問題在網球界不存在,為什麽在圍棋界就變成常態呢?其中問題的關鍵,就是職業圍棋界從來沒有一個正式和權威的職業棋手世界排名制度。

“小強你的想法是好,不過由我們中國圍棋協會來主導這個世界棋手排名制度,這好像有點不合適吧?”陳超越是這樣笑著對李小強說道。

“我知道不合適啊,所以我沒說要用中國棋協的名義,我建議用其他一個什麽組織的名義,甚至用私人的名義,這樣做反而更好。”

李小強知道陳超越說的是事實。說起來下圍棋的人真和其他競技項目的人有所不同,圍棋界大多數人都是謙謙君子,至少圍棋界沒有那麽多“爭權奪利”的想法。日本職業圍棋歷史最悠久也最規範,他們沒有想過去爭奪什麽主導權,真實歷史中有一段時間韓國圍棋最強大,他們同樣也沒有想過去爭奪什麽主導權。

但是人性就是這樣,我不想爭,不代表我高興看到你去爭這個主導權。李小強理解陳超越的顧慮,在真實歷史中,“世界圍棋聯合會”為什麽那麽軟弱無力,只是成為大家扯皮的場所,這就是主要原因的。

“以私人的名義?小強你認為這樣做合適嗎?”

“我認為應該沒問題……”對此李小強自信地笑道:“……做一份世界排名榜單,最主要不是看誰來做,而是這份排名必須合情合理,只要你做的排名能讓人覺得符合事實,能讓大家信服,那麽久而久之,在潛移默化之下,大家就會習慣引用你的排名,等大家引用多了,你這份排名的權威性也就體現出來了。”

李小強這樣說並非無的放矢的,真實歷史中第一份世界職業棋手排名,大概就是他重生時候出現,那就是一位韓國博士私人所做。盡管在李小強看來,那份榜單還有不少不合理之處,但由於那是職業圍棋界第一份世界棋手排名制度,因此被引用得非常多。

李小強現在想做的,就是讓舅舅以他公司的名義先建立一份世界職業棋手排名制度再說。當然這個排名制度也不是那麽好建立,和中國的等級分制度一樣,其中最關鍵還是賽事分級的問題。

當然做世界排名要比做國內等級分制度復雜得多,前者需要考慮世界上所有職業比賽。舉個簡單例子,你要確定趙治勛先生目前的世界排名,你不可能只看他參加國際比賽的成績吧?你想你的榜單做得權威,你就必須把他國內的成績考慮進去。如果這樣的話,那麽另外一個問題又來了,同樣是贏一盤棋,那麽趙治勛先生在日本“名人戰”中贏一盤,和李小強在中國“名人戰”中贏一盤,這個權重如何考慮呢?這就涉及到賽事分級,難也難在這個賽事分級。

例如在這個時候你把中國“名人戰”看出和日本“名人戰”一樣重要,那麽日本人可能會不服氣。但是再過10年呢?你再把這兩個比賽看出一樣重要,不服氣的就會變成中國人。

因此在這期間,就需要建立一個大型數據庫,需要建立一個合理的數學模式。做這些東西,都是需要耗費時間和金錢的,李小強前面說讓胡毅“出血”也就是這個意思。

由胡毅出資,先幫中國棋院建立一個數據庫,進而逐漸完善世界上所有職業棋手的數據庫,在這個基礎上出台一份世界職業棋手排名榜單,等這個排名榜單逐漸被大家認可,然後再以“世界圍棋聯合會”的名義推出一個高規格的世界大賽,一個讓所有人無法拒絕的世界大賽,一個足以改變世界棋壇整體格局的世界大賽。這就是李小強的全部構想。

“好!小強這個主意好,我全力支持……”

從陳超越到聶旋風,從王魯南到華領隊,大家聽了李小強的構想後紛紛表示支持。

大家當然沒有理由不支持,因為這樣做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因為這個構想變成現實的話,那麽“世界圍棋聯合會”的地位肯定會得到極大提高,而中國人又是這個組織背後的大金主……

這當然是所有中國人都樂見的。

“現在就看胡總的了,大家都希望能早日見到‘舅舅杯’啊。”華領隊和胡毅開了一句玩笑。

“那還有什麽好說的,我馬上開始行動。三年……”胡毅豎起三個手指:“……三年之內我一定要把這個比賽辦起來。只是‘秋菊杯’的事……”

“那‘秋菊杯’還是先辦吧……”陳超越大笑,同時也是滿臉憧憬:“……如果這個設想中的比賽能辦起來的話,那麽別說是‘秋菊杯’,目前這世界上所有的世界大賽,都會變成你這個比賽的衛星賽……”

“舅舅杯”的事情就這樣解決,接下來李小強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當前世界大賽的爭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