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深不可測(第2/2頁)

李小強從來就認為,如果一位職業棋手在力量上有欠缺,那麽他未來的成就注定有限。說實話,李小強還真不認為自己這是偏見。這其中的道理很簡單,因為這種類型的棋手想要贏棋,他們就必須走對路子,必須“將棋局納入自己擅長的軌道”,一旦不是他們熟悉的路子,他們就很難贏頂尖高手的棋。

真實歷史中的俞彬,真實歷史中的樸永訓,他們雖然都是世界冠軍,但他們的成就也僅限於此,這其實就是主要原因了。

在明天的比賽中,樸永訓能走上他擅長的路子嗎?李小強當然認為他不可能做到。必須承認李小強這點信心還是有的。

在當今世界棋壇,除了李石佛一個人之外,沒有任何一位棋手在面對自己的時候能夠想幹什麽就幹什麽。而且就算是李石佛,他也不是盤盤能夠做到,他也必須發揮出非常高的水平,才能“將棋局納入他擅長的軌道”。

這其實就是李小強對明天比賽信心十足的主要原因了。

“李石佛是不是餿主意,你明天就好好看吧,看過以後你就知道。”在和張大記者告別之前,李小強是這樣對張大記者說道。

“小心別把牛皮吹破了。”張大記者這樣笑著回應。

第2天比賽正式開始。比賽的進程證明,李小強確實沒有吹牛。當比賽進入後半段的時候,待在觀戰室的張大記者感慨道:

“本來還指望黑棋能守住6目半的優勢,沒想下到現在,居然是小強在拼命維護自己的優勢啊……”

是的,張大記者的這話,其實就反映了這盤棋的主基調。

從最一開始樸永訓的策略就很明確,那就是避戰,求穩,想辦法拉長戰線,盡量拖到官子決勝。但是在圍棋中,就算想“拉長戰線”也是需要力量作為支撐的。如果缺乏力量的話,你根本就無法控制住局面。

比如今天的樸永訓,他由於力量偏弱,而李小強又非常清楚他這個弱點,因此當他面對李小強的處處緊逼,面對李小強在棋盤上到處煽風點火,樸永訓唯一能做的是什麽呢?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保守應對,處處退讓。

應該是樸永訓的策略很成功,他的確是做到了“拉長戰線”,但他為此付出的代價是:當棋局進入官子階段的時候,白棋在盤面上早已反先。

如同張大記者說的那樣:現在輪到李小強守住優勢。

“官子死神”在未來的官子水平也許很強,但是在現在,他的官子水平還未必比得上李小強。

下午5點多一點,李小強VS國際新銳縱隊十番升降賽首局比賽結束,李小強贏得也不算多,最後的結果是白棋盤面多3目。

李小強以3目的優勝拿下首局。

比賽結束後,目前還稍顯稚嫩的樸永訓臉色脹得通紅,擔任“國際縱隊”的先鋒這本來是個榮譽,他賽前不是沒想過會輸給李小強,但輸得如此窩囊,輸得如此憋屈,這絕對是他沒想到的。

樸永訓首局失利,也讓其他新銳棋手感受到壓力。因為這可是一盤一升降的升降賽啊,第2盤比賽,新銳棋手將接受李小強讓先倒貼2目的條件。

當然,十番棋的第1盤棋嘛,那怎麽也有點“試應手”的味道,大家雖然感受到壓力,但這個時候壓力並不大。

真正沉重的壓力,來自第2盤比賽結束以後。

在第2盤比賽中,“國際縱隊”派上的棋手是胡耀於。

成名之後的胡耀於,為對韓國棋手戰績出色,被很多中國棋迷親切的稱為“中華英雄”。只是很可惜的是,“中華英雄”卻是位悲劇英雄,他唯一一次闖入世界大賽決賽,卻輸給了台北棋手阿勛。

因為這場失利,這導致他一蹶不振,也導致他一生的成就僅限於此。

胡耀於棋力不俗,有一身非常過硬的硬功夫,這也是他能夠成為“抗韓英雄”的主要原因。如果說他有什麽弱點的話,一是心理素質不夠過硬,這從他和阿勛的比賽中就能看出來。第二就是他的行棋略顯呆板,視野不夠開闊。

在第2局比賽中,李小強就是抓住他這個弱點,將自己靈活的棋風發揮到極致。

“李小強真是深不可測呀……”

這是在第2局比賽結束之後,很多人發出來的一句感慨。

2比0!李小強把新銳棋手降到讓先倒貼4目。

對於這樣一個結果,“國際縱隊”的新銳棋手有點懵了。大家在發懵的同時,也感受到沉重的壓力。因為對於他們來說,第3局已經是背水一戰,這盤棋如果再輸,他們就直接被李小強降到2子。

如果讓先大家還能勉強接受的話,那麽讓2子,這對於這些心高氣傲的新銳棋手來說絕對是個屈辱性的結果,沒有任何人可以忍受。

第3局比賽,他們會派誰上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