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硬實力(第2/2頁)

說到這裏聶旋風把目光投向李小強:

“……馬小剛才說準備用以不變應萬變的方法來下這次決賽,那麽小強你呢?你準備用什麽辦法來下後面這幾盤棋?”

李小強苦笑:

“馬老師既然只能夠以不變應萬變,那我當然也只能用同樣的辦法……”

老聶打斷李小強的話,他正色說道:

“馬小采用這種辦法我沒意見,但如果小強你也這樣下的話,我不同意。”

“嗯?”

聶旋風盯著李小強的眼睛:“馬小可以不變,但你李小強卻必須變。不就是硬實力嗎?對付硬實力最好的辦法,當然是同樣用硬實力對抗……”

說到這裏,老聶繼續盯著李小強,國家隊其他隊員同樣盯著李小強:

“……李石佛是神童沒錯,但你李小強是什麽人,你可是妖孽。既然沒有辦法,那就幹脆來一次硬碰硬的比拼吧,而小強你知道吧,變化,本來就是你的硬實力之一,而且是你硬實力中最強的那一部分。”

聽到聶旋風說出如此這般的話,見到眾多投向自己的目光,李小強若有所悟,他心裏湧出一股豪情,他深吸一口氣:

“我盡力而為吧……”

世紀末圍棋界3大世界大賽的決賽就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展開。“秋菊杯”和“LG杯”稍早一點進行,結束的時間也要稍微早一點,這樣一來,李小強和李石佛“三星杯”決賽的後3盤,無意中又成為年度壓軸戲。

1999年11月底,首屆“秋菊杯”決賽率先打響,由李小強對陣曹燕子,比賽地點是在中國。而就在“秋菊杯”決賽進行期間,第3屆“LG杯”決賽同樣在韓國打響。

因為“秋菊杯”決賽是三番棋,“LC杯”決賽是五番棋,因此“秋菊杯”的冠軍產生得要稍微早一點。

1999年12月初,“秋菊杯”決賽第2局,當比賽進行到下午5點行將讀秒的時候。李小強經過長考落下一枚棋子。落下這步棋後,李小強擡頭對曹燕子微微一笑,而這時候的老曹只能面露苦笑。

這是決定性的一手。在李小強下這步棋之前,這盤棋形成一個“對殺”,而李小強的這步棋能確保自己在“對殺”中獲勝。

在職業比賽中,一盤棋一旦出現“對殺”,而“對殺”還殺不贏,那棋局基本上就是無以為繼的。

曹燕子再次巡視棋盤,確認自己再無機會,他爽快的投子認輸。

2比0!李小強以2比0的比分擊敗曹燕子,捧起首屆“秋菊杯”的冠軍。

“曹國手對不起啊,‘送給奶奶的禮物’終於還是被我攪黃了……”

這是比賽結束之後,李小強升起的一個念頭。

這是李小強本年度第2冠,職業生涯第11個世界冠軍!如果只看冠軍數量,李小強已經遙遙領先,而且優勢看上去不可動搖。

但圍棋比賽永遠不能只看冠軍的,如果李小強在後面的“三星杯”決賽中輸給李石佛,那麽這次奪冠反而會成為人家的背景。

結束了“秋菊杯”後,李小強開始關注李石佛和馬小飛在“LG杯”中的決賽。事實上圍棋界所有人都在關注這場比賽。

和“秋菊杯”相當較輕松的過程相比。馬小飛和李石佛兩人在“LG杯”中鬥得異常慘烈,而馬小飛的表現也讓人肅然起敬,在前3局比賽中,他甚至取得了2比1的領先優勢。

在他們這次決賽中,馬小飛確實采用賽前制定的策略,他以不變應萬變,堅持自己的風格和特點,用這種方法和李石佛纏鬥。

采用這種方法,何嘗由不是比拼一種“硬功夫”,在前3局比賽中,已經35歲“高齡”的馬小飛展現出極其高超的德爾水準和深厚功力,他一度把李石佛逼入絕境。

因此在前三盤棋結束後,圍棋界很多人都驚呼:

“LG杯”中的“李小強魔咒”難道會繼續上演嗎?

不過很可惜的是,後面兩盤李石佛穩住陣腳,他直落兩盤最終以3比2的比分捧起“LG杯”。

應該說這次馬小飛有點可惜,第4局還沒什麽,在他們第5局決勝局中,馬小飛一度取得明顯優勢,可李石佛硬是咬牙堅持,最後還是被他逆轉棋局。

“這盤棋我之所以能堅持到最後,全都因為是李小強,因為,我再也不能以失敗者的身份坐到他面前!”

在“LG杯”結束後,李石佛竟然說出這樣的話,他以這種方式向李小強發起挑戰。

毫無疑問,接下來的“三星杯”決賽後三盤,再次引來萬眾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