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低調(第2/3頁)

聶旋風繼續大笑:“今天最關鍵的問題就在這裏了,這步妙手的作用,關鍵不在對殺能不能夠殺贏,而在於這個對殺本身,只要逼迫黑棋和自己進行對殺,白棋就已經大獲成功了。至於對殺後的形勢如何……我們繼續往下看吧,相信這裏的變化下完,整盤棋的形勢很快就能明朗。”

下午3點半不到,一個“對殺”的變化很快完成。面對棋盤上的滄海桑田,這個時候連張大記者都看出來了,這裏的沖拆白棋大獲成功,李小強可以說是勝券在握。

“……這……這個轉換,這個轉換的得失如何?”

張大記者雖然隱隱覺得一個轉換下了白棋明顯有利,不過他還不是太肯定,他需要找高手確認一下。

聶旋風今天第三次大笑:“這個轉換當然是白棋大獲成功,白棋雖然對殺失敗導致自己一塊棋被殺,讓黑棋局部獲利50目,從局部來說倒是損失慘重。但黑棋為此付出的代價,就是中腹所有成空潛力都已經消失殆盡。站在全局的角度,這就相當於黑棋前面所有的下法,他100多手棋的努力,其實也就只換來這區區50多目的實空。而白棋幾塊棋加起來的實空也有將近50目。這棋黑棋是無論如何都貼不出目的。因此這樣的轉換,黑棋當然是得不償失。下到這裏基本也可以認為這棋已經結束。李石佛無論如何沒有翻盤可能。”

“雙方目前實空差不多,黑棋還不是先手在握嗎?怎麽能認為白棋已經勝定?”

面對這個問題,老聶像看傻子一樣看著張大記者。張大記者也很快醒悟過來,他自己不好意思的笑笑。

圍棋中所謂的“先行優勢”,有時候並不是一手棋就能追趕上了。比如說一盤棋200手棋左右,黑棋想要獲勝的話,他需要在自己下的這100多手棋中。慢慢把這5目半或者7目半累積出來。這才是一盤正常圍棋的常態。圍棋是一人一手下的,想通過1手棋就獲利一個貼目以上,不能說這種棋沒有,但這種情況非常少見。

比如說今天這盤棋,目前都已經下了100多手,雙方的厚薄差不多,實空差不多,這就相當於在前面100多手棋中,李石佛沒有累積出任何優勢。在棋盤變得如此之小的情況下,老聶當然認為他已經沒有任何機會了。

而達成這個效果的,就是李小強那步“天外飛石”般的妙手!

下午3點半以後,研究室所有人都停止研究,大家都在等待棋局終局那一刻。在等待李小強獲勝消息的時候,聶旋風再次來了一句感慨:

“通過今天這盤棋,可以看出小強的境界確實提升了呀。”

張大記者看了老聶一眼,這時他對老聶的話倒是深表認同。這是他也理解老聶為什麽會說李小強這步妙手“很像他”。

因為李小強這步妙手,是局部受損而換來全局得利的典型!這步妙手除了具備以往李小強所有特點,想下出這樣一步妙手,需要對全局超強的把握能力,需要一種卓越的大局觀!

而在這個方面,就體現了李小強的一陣進步。

李小強的進步,還不僅僅只體現在這一方面。老聶和張大記者在探討李小強的“境界”問題,而在研究室的另一個角落,曹燕子和劉昌赫等人卻在探討另一個問題。

“大家說,李小強是臨時想到這步妙手?還是他早有預謀呢?”

當劉昌赫拋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曹燕子的臉色變了,在場所有韓國棋手的臉色都變了。

如果李小強只是臨時想到這個妙手,這倒沒有什麽好可怕的。“妙手偶得”就像是不可抗力,可遇而不可求,但“妙手偶得”並不可怕,影響的只是一盤棋。李小強能“妙手偶得”,其他棋手同樣能“妙手偶得”。

但如果這步棋是李小強早有預謀,那問題就嚴重了,那就說明李小強真的已經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境界。

種種跡象表面,李小強今天這步妙手還真的是早有預謀!

大家可以從2個方面來進行推斷:

第一:從比賽用時來推斷,李小強今天的落子速度比較平均,在下出這步妙手之前,李小強並沒有花多少時間進行思考,反倒是在這之前,在下午1點多鐘下那步“脫先”時,李小強反而花了將近半個小時時間。

另外一個從正常棋局來推斷:假如沒有這步妙手,當時應該是白棋瀕臨絕境。因此從這個角度說,李小強這步妙手也不像是臨時想出來的。

這裏面的道理很簡單,以李小強現在的水平,如果不是他早有預謀的話,他有很多種方法避免讓自己陷入絕境。

置死地而後生,面臨絕境之後再來思考對策,這在年輕時候的李小強也許有可能,現在的李小強,絕對不可能!

因此唯一的解釋,李小強是在前面那次長考時候,他就已經準備好這個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