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婚戒(第2/2頁)

接下來李小強的本次歐洲之行,突然變得忙碌而愉快。

一周之後,第3屆“世界棋聖戰”歐洲區預選賽順利落下帷幕。一周的時間內,李小強等人和歐洲圍棋界人士進行了多方互動,本次賽會,除了決出歐洲區參加“世界棋聖戰”正賽人選,更重要是胡毅等人以國際棋聯的名義和歐洲方面達成一個協議,那就是啟動歐洲本土職業棋手培訓計劃,在這其中,中國圍棋協會將給予全力幫助。

李小強一直認為,衡量“職業化”的標準其實很簡單,假如有一個人,他不需要幹別的,他只依靠下棋就能養活自己,那麽這個人就可以稱為職業棋手。“職業化”甚至和這個人的水平高低無關,例如後世的那些業余天王們,他們雖然號稱業余,但是在大多數人心目中,他們其實也是職業棋手。

同樣的道理,在日本古代由於很早就確立“棋所”制度,道策,秀策等人可以看成是正規的職業棋手。但因為就這個“職業”,就認為他們的水平比中國古棋高,這當然是大謬不然。

“梅山墅隱”記載的周東侯,汪漢年等4人下的“雙循環十番棋”,4個人總共留下60張棋譜,雙循環啊,像道策那些人,對局數量能有他們那麽多嗎?就因為“棋所”,就因為“禦棋城”,就能認為道策的水平比黃龍士高嗎?這當然沒有道理。

因此李小強認為,目前歐洲圍棋的整體水平雖然很低,低到和中國足球的水平有得一拼,但這並沒有關系,中國足球都敢號稱職業化,歐洲圍棋為什麽就不能職業化呢。

如果有那麽一群甚至幾位歐洲人,他們生活在歐洲,只依靠下圍棋就能生存下去,那麽有點帶動面,這才能讓圍棋在歐洲真正生根,進而得到更好的普及。

當然,目前的歐洲還缺乏職業棋手生存的土壤,胡毅他們的工作注定艱巨,但李小強依然認為,這個計劃的啟動,可比舉辦一兩次“圍棋嘉年華”式的活動有意義得多。

歐洲之行結束,李小強懷著愉快的心情回到國內,他的2004年賽季也正式開始。

“小強,你現在會不會有點高處不勝寒的感覺啊?”

這是在李小強回到國內以後,李小強參加今年第一個比賽,本年度“中國圍棋十強戰”的賽場,張大記者詢問李小強的一句話。

“我不是說過了嗎,任何人登上山峰後,走的永遠都是下坡路……”李小強含笑對張大記者說道:

“……因此我現在的任務,就是盡量長時間的領略山頂的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