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2章 縝密籌劃(第2/2頁)

擡起頭,蘭斯就看到了他做好的第三個準備,“哈維爾!你真的來了?”蘭斯看到迎面而來的哈維爾·尤利爾,臉上露出了真心的笑容。

雖然蘭斯此前向哈維爾發出了邀請,但他也不確定哈維爾是否願意離開炎熱狂野的裏約熱內盧,來到冰天雪地的帕克城。蘭斯甚至做好了備選方案:他聯系其他記者撰寫新聞稿,然後拜托哈維爾在博客上發布出來。

蘭斯的第三個準備就是哈維爾的博客,那個記錄了“上帝之城”從開拍到殺青所有趣事的博客,如今“上帝之城”在網絡上取得的影響力,哈維爾的博客居功至偉,讓一部籍籍無名的葡萄牙語電影成為了網絡熱議焦點。

所以,蘭斯希望哈維爾的博客能夠進一步記錄“上帝之城”登陸聖丹斯到電影上映的過程。然後與海登拍攝的觀眾反應紀錄片相輔相成,號召更多的網民離開電腦,為了“上帝之城”走進電影院。

兩世為人的蘭斯,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網絡的強大力量。

哈維爾上前握了握蘭斯的右手,“昨晚抵達帕克城的,說實話,我猶豫到了最後的時刻,不過……最後我還是站在了這裏。”

“你應該給我打電話的,我可以邀請你進入首映式。”蘭斯的話語讓哈維爾尷尬地撓了撓頭,“是,那是一個問題。重點就在於,我不知道記者進入首映式也需要邀請函。”這再一次泄露了哈維爾對電影產業的陌生,惹得蘭斯呵呵地輕笑了起來。

蘭斯攤開雙手,“幸運的是,接下來幾天在其他場館裏都可以看到‘上帝之城’,你隨時都可以走進電影院欣賞一下我們過去幾個月努力的成果。”哈維爾露出了驚訝的表情,顯然他不知道,一部電影在電影節上首映式之後,還會在其他電影院持續播放。蘭斯拍了拍哈維爾的手臂,顯然哈維爾前途漫漫。“所以,你有興趣繼續跟蹤報道‘上帝之城’的相關事跡嗎?”

事情終於回到了哈維爾熟悉的軌道,“當然,這就是我來帕克城的原因。”哈維爾也沒有和蘭斯客氣,爽快地就答應了下來,“我已經構思好了首映式的相關內容,不過,關於電影上映的情況……”哈維爾聳了聳肩,露出了無奈的表情,他沒有進入首映式,自然一無所知;更何況,他對電影的鑒賞能力有限,也不知道應該如何評價。

蘭斯沉默地思考了一會,“我想,‘電影放映完畢之後贏得了七分鐘的掌聲’,這是一個不錯的標題。”

新聞報道的方式和角度五花八門、數不勝數,這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上帝之城”放映完畢之後,得到了現場觀眾的認可,不過,後續專業影評還需要繼續等待。如果簡單粗暴一點,哈維爾完全可以以“好評如潮”的標題來進行報道,但如此一來,懸念就被削弱了,而且一旦後續影評秉持不同的觀點,這條新聞的影響力也將會被削弱。最好的辦法就是循序漸進,一點一點將“上帝之城”的口碑和聲勢推上巔峰,只有這樣才能更多數量地、更高質量地、更長時間地制造話題。

“七分鐘?”哈維爾不由露出了驚訝的表情,“即使我這個不懂電影的門外漢都知道,這是一個驚人的成績。”

蘭斯露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點了點頭,他想要的就是這種效果,“那麽你就以門外漢的視角來展開報道,一直以來都是如此,不是嗎?”

同樣的七分鐘起立鼓掌,在不同的電影節是有截然不同意義的。

在熱情好客的多倫多電影節,即使是一部大爛片,觀眾也會起立鼓掌,感謝劇組的辛苦勞動;而在不斷靠近好萊塢的戛納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上也是如此,只要電影有一線明星參與,作品質量不重要,觀眾親眼看到了大明星才是掌聲的來源。

但是在嚴肅苛刻的柏林電影節、在電影至上的聖丹斯電影節,起立鼓掌這個動作本身就意味良多,更不要說長達七分鐘的鼓掌了。

對於門外漢看熱鬧的觀眾來說,“七分鐘起立鼓掌”本身就十分具有視覺沖擊力,這足以引起他們的第一波好奇心;而當電影的影評火熱出爐之後,專業觀眾也會明白“七分鐘起立鼓掌”的真正意義,繼而引發第二波好奇心。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當然,一切的前提是,“上帝之城”本身的質量必須過硬,可以承受考驗,否則所有的謀劃都只是空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