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4章 好評如潮(第2/2頁)

蘭斯洛特從鏡頭到畫面,從台詞到劇情,從配樂到剪輯,從表演到思想,酣暢淋漓地將一座被上帝遺棄的狂野之城展現在了觀眾面前。

迷幻的剪輯手法,跳躍閃動的鏡頭幾乎讓人暈眩,卻更加襯托出電影情節的流暢和幹脆,中景和近景的鏡頭切換將這個不可思議的黑暗貧民窟完全展現在世人眼中,空氣中流動的熾熱空氣炙烤著這個被上帝遺棄的城市,躁動不安之中,年輕人眼中的暴怒叛逆幾乎可以瞬間點燃這個表面安靜、內核卻早已經腐爛的上帝之城。

這是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城市,但同時也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城市。紐約的皇後區與其比較起來,就像是天堂。”

勞倫斯在字裏行間洋溢著對“上帝之城”的贊美,毫無保留地火力全開,最後以滿分四分作為收尾,畫上了完美句點。

從聖丹斯官方評論到“芝加哥太陽報”,從“紐約郵報”到“紐約客”,四個紮實的滿分評價,以一種完全預料不到的方式將“上帝之城”送上了經典佳作的寶座,而“芝加哥論壇報”的滿分評論再次錦上添花。

資深影評人馬克·卡羅(Mark Caro)撰寫的評論如此說到,“一場視覺和聽覺結合的經典黑幫情節盛宴,犯罪史詩如同‘教父’,戲耍般的非線性敘述如同‘愛情是狗娘’。‘上帝之城’探索了一種致命的文化,將一個真實而可怕的現實世界毫無顧忌地展現在觀眾面前,這無疑是近年來大屏幕上最具活力、最具野心、最具勇氣的作品。”

“芝加哥論壇報”的評論將“上帝之城”放在了兩部經過認可的經典佳作同一個水平線上,態度清晰而堅定。

頭尾五個滿分的評價,在官方場刊十四家媒體所占據的比例堪稱驚人,而其他九家媒體的評論也紛紛送上了肯定。

“今日美國”評分三點八,“這是一部你永遠不會感覺到時間流逝的電影,在不經意的轉角處總是會出現驚喜,讓整個觀影過程變得趣味橫生。”

“費城時報”也同樣給出了三點八的評價,“一部具有史詩效果的記錄片式戲劇——充滿火花和血腥,猶如野生動物的撕咬一般,鮮血淋漓。”

“娛樂周刊”在三點六分的評價背後,隱藏著驚嘆聲,“難以置信!難以置信!不可否認的強大能量,每一個角色內部都隱藏著復雜而深刻的寓意,恰到好處地結合到了一起,不會太深刻,不會太冗長,卻完美地引起了深遠的反思。”

除了如潮的贊譽聲之外,還是有一些媒體的評價相對比較冷靜。

“奧斯汀紀事報”給出了三分的評價,“血腥,冷酷,殘忍,讓人不忍直視,卻沒有人能夠忽視它的能量和深刻。”

“洛杉磯周刊”的評價一樣是三分,“對於那些從馬丁·斯科西斯的‘紐約黑幫’裏還沒有得到足夠的暴力體驗的觀眾來說,‘上帝之城’敞開了熱情的擁抱。”

最後是“休斯頓紀事報”,他們的評分同樣來到了三分,“在上帝之城這片貧民窟,猶如世界上眾多被遺棄的地方,嬰兒們揮舞著他們的自我毀滅的武器在炙熱的交戰著,而背後響著的是政客的無聊咆哮和檢察官的昏昏欲睡。”

可以看得出來,他們的評價相對比較中肯,並沒有像其他媒體一般陷入狂熱,保持了足夠的客觀;但即使如此,三分的評價依舊可以看出他們的態度,沒有任何疑問地對電影表示了肯定,這就足以讓“上帝之城”在聖丹斯電影節的激烈競爭之中脫穎而出。

閱讀完所有的評論之後,蘭斯的視線重新回到了左側那碩大的“三點五分”之上,深深地投注了視線,緊張的情緒已經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躍躍欲試的亢奮,還有徐徐湧動的信心。雖然上一世“上帝之城”的發展軌跡截然不同,但現在蘭斯卻依靠自己的天賦和努力,將“上帝之城”再次帶到了如此高度,接下來的歷史就將由他自己來親手書寫。

蘭斯堅信,歷史的前進方向已經悄然發生了改變,他的命運,他才是唯一的主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