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金球提名(第2/2頁)

在音樂喜劇類部門,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凱拉·奈特莉,這位強勢崛起的英倫玫瑰雖然沒有能夠贏得任何提名,但是她參與演出的“真愛至上”和“我愛貝克漢姆”居然雙雙加入了音樂喜劇類最佳影片的爭奪,而她作為鐵三角成員之一出演的“加勒比海盜”更是逆天地為約翰尼·德普帶來了一個音樂喜劇類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席位,三部作品齊頭並進,即使她本身沒有獲得提名,依舊成為了2003年最為閃耀的新生代女演員。

除此之外,一部叫做“迷失東京”的電影悄然崛起,將西洋鏡影業再一次帶到了所有人面前。

嚴格來說,“迷失東京”不能算是“悄然”崛起,這部作品在特柳賴德電影節舉行首映之後,就收到了媒體的交口稱贊;隨後在威尼斯電影節更是贏得了如潮贊譽,收獲了人權電影網絡獎和新晉最佳女演員獎之後,夾帶著強大的聲勢浩浩蕩蕩地回到了北美地區,登陸多倫多電影節;在多倫多,索菲亞·科波拉第一次以導演的身份——而不是科波拉家族的小女兒——站在了大家面前,媒體竭盡所能把所有贊美之詞都送給了這位年僅三十三歲的新晉導演。

與此同時,這部投資僅僅四百萬美元的獨立藝術電影,於九月份登陸電影院展開點映之後,也虜獲了觀眾們的芳心,在2003年結束之前,“迷失東京”的累積票房已經緩緩地沖過了三千萬美元門檻,雖然票房爆發力和續航力都比不上“上帝之城”,但無疑是今年又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獨立電影。

可以說,“迷失東京”是夾帶著一路稱贊、一路支持、一路驚嘆走過來的,高達八十九分的媒體綜評更是輕松超過了“上帝之城”,再加上科波拉家族縱橫好萊塢近三十年的強大人脈,這一切都使其成為了頒獎季揭幕之後,最大的一匹黑馬,浩大的聲勢甚至隱隱表現出了與“冷山”叫板的姿態。

在這一屆的金球獎之上,“迷失東京”稱雄音樂喜劇類部門,音樂喜劇類最佳電影、音樂喜劇類最佳男主角、音樂喜劇類最佳女主角、最佳編劇、最佳導演等五項提名,甚至在數量上超過了“魔戒三部曲:國王歸來”。

值得一提的是,索菲亞贏得了最佳導演的提名,與“魔戒三部曲:國王歸來”的彼得·傑克遜(Peter Jackson)、“冷山”的安東尼·明格拉(Anthony Minghella)、“怒海爭鋒”的彼得·威爾(Peter Weir)、“神秘河”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展開爭奪。

可以看得出來,除了索菲亞的“迷失東京”之外,其他四部作品都是劇情類最佳影片的提名作品,“迷失東京”作為金球獎雞肋的音樂喜劇類作品,贏得了一席之地,著實難能可貴;更重要的是,索菲亞是一名女導演,而且是一名年齡低於三十五歲的超級年輕的女導演,這一成就就更加難得了。

目前圈內的言論都認為,索菲亞很有可能贏得奧斯卡的最佳導演提名,一旦成功,她就將成為影史上第三位提名奧斯卡的女導演。

“迷失東京”在頒獎季開啟以來絕對可以稱得上是風光無限,即使與“魔戒”、“冷山”相比也毫不遜色。

站在“迷失東京”身後的焦點影業和西洋鏡影業一夜之間橫空出世,比起“冷山”的米拉麥克斯影業、“魔戒”的新線電影公司,比起成名已久的焦點影業,西洋鏡影業作為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強勢崛起的二線電影制片公司,再一次延續了上升勢頭。

如果再加上今年五月戛納電影節上贏得了金棕櫚獎和最佳導演獎的“大象”,今年西洋鏡影業可以說是迎來了巔峰,甚至不少一線電影制片公司都相形見拙。此時人們才猛然發現,備受矚目的“特洛伊”制片名單之中,西洋鏡影業與華納兄弟、B計劃影業並肩而立,這一切的跡象都表示:西洋鏡影業要迎來飛躍時發展了。

一時間,瑞恩·卡瓦勞格在好萊塢炙手可熱!

在“迷失東京”絕對強勢的人氣和口碑之下,“上帝之城”的表現就被遠遠拋在了身後:這部作品作為巴西選送的參賽影片,毫無懸念地在最佳外語片五強席位之中占據了一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