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雕琢劇本(第2/2頁)

“冷漠,每個人都對他人漠不關心;自私,每個人都只思考著自己的利益;疏離,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裏。所以,當一個老人在地鐵上死亡之後,需要六個小時才會有人發現;所以,當罪犯擁有足夠的金錢和權勢之後,他們就可以逃脫法律。陰森、潮濕、凋零、殘酷、破敗的羅生門,這也就是現代社會人性的墮落和轉變。”

蘭斯的話語說完之後,彼得陷入了沉思,布拉德和雪莉兩個人則若有所思,卻又有些心不在焉,顯然,蘭斯這番話的信息量太大,引起的後續效應也截然不同——不同職位、不同工種、不同專業所帶來的必然結果。

“可是,你還沒有說,你為什麽修改了結局,還有後半部分的故事結構。”說話的是韋德,他根本沒有打算繼續思考蘭斯的話語內容,這些形而上學的東西對於韋德來說其實就是廢話。

蘭斯也不懊惱,反而是往前挪了挪位置,然後擡起了自己的兩只手,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地一上一下擺放著,然後擡了擡左手,“這是文森特。”又比了比右手,“這是麥克斯。在故事裏,文森特顯然代表的是邪惡和冷漠,而麥克斯則代表著正義和溫暖,如果按照好萊塢的固定模式來說,正義戰勝邪惡的大團圓結局是喜聞樂見的。但我對兩個角色進行了不同的設定。”

這也是蘭斯和湯姆交談過之後,重新對兩個角色進行的細微調整,對於深化劇本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文森特是外表鎮定,但內心慌亂。”這代表著社會的現狀,表面看起來一片平靜,但海平面之下的暗潮卻始終沒有停止洶湧過,“麥克斯則是外表混亂,內心鎮定。”這代表的是人們的狀態,平時看起來對所有一切都毫不在意,但事實上內心對於道德底線、對於正義定義都一清二楚,只是不願意爆發出來,“在故事的前半段,文森特以暴力鎮壓麥克斯,但是後半段麥克斯卻利用冷靜完爆文森特。”

一邊說著,蘭斯的左手開始往下,右手開始往上,最後碰撞在了一起,形象而生動,但內涵卻遠遠沒有那麽簡單,“所以,這就導致了三個不同版本的故事結局。”

蘭斯擡起了左手,“文森特最後取得了勝利,他殺死了安妮,同時也殺死了麥克斯,扼殺了最後一點希望。但這個版本結局太過黑暗,也太過絕望了,哲學意義也顯得太過粗暴了。我也考慮過,文森特最後放了麥克斯一條生路,但……和作品整體風格還是有些偏差。”文森特選擇寬恕麥克斯的話,也就是說邪惡終究還是有向善的一天,這個立意是好的,但麥克斯的人格就會顯得不完整——正義在邪惡爪牙底下苟延殘喘?

隨後蘭斯又擡起了右手,“麥克斯取得了最後勝利。”布拉德用力點了點頭,這也是編劇斯圖爾特·比蒂的原版結局,“這太簡單粗暴了,削弱了故事本身的核心,而且余韻太短,幾乎等於浪費了前面的所有鋪墊。”更是讓“羅生門”的隱喻變成了無關緊要。

蘭斯把雙手合在了一起,然後放了下來,“最後我考慮到了第三個結局。麥克斯和文森特同歸於盡,但是麥克斯竭盡全力保護的安妮卻得以生存下來,安妮會將正義延續到底。”安妮就是故事裏的檢察官,她手中握有指證黑幫的所有證據,也是最為核心的證人。

其實這個結局蘭斯也思考了許久,這也意味著,代表正義的麥克斯最後時刻還是掐滅了邪惡的計劃,但這縷希望還是太過稀薄。其實和“上帝之城”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希望始終是存在的,但無論是阿炮還是麥克斯,他們都力單勢薄,不足以去改變整個社會。

在冰冷邪惡的社會裏,善良正義始終存在,但僅僅依靠一個、兩個孤膽英雄,這是沒有辦法改變現狀的。這也是“上帝之城”和“借刀殺人”兩部作品貫穿始終的核心思想。

這也與“羅生門”交相呼應:社會的黑暗和墮落不是一天之內形成的,同樣,社會的正義和希望也不是一天之內就可以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