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宣傳效果(第2/2頁)

在過去這兩個月時間之內,“借刀殺人”的宣傳聲勢不能說密集,但的確吸引了不少注意力,尤其這是湯姆自“最後的武士”之後,一年來的唯一作品。在宣傳期中,湯姆大肆地討論拍攝“借刀殺人”過程的辛苦和折騰,這讓人們不由就想起了“碟中諜”的宣傳。

自“碟中諜2”在2000年上映以來,湯姆已經連續四年沒有帶來票房大捷了,最好成績就是去年的“最後的武士”,一億四千萬美元的成本卻僅僅只換來了北美一億一千萬的數據,雖然全球票房高達四億五千萬——但所有人都知道,湯姆在北美的號召力正在急速下滑,全球範圍的號召力則是在吃老本。

所以,人們更多是把“借刀殺人”放在和“最後的武士”一樣的位置,然後好奇著這部作品能否重現“碟中諜”的輝煌。

可是現在,“美國周刊”對蘭斯的專訪卻以一個與眾不同的視角對這部電影進行了剖析,一方面,這引發了人們更多的興趣,特別是蘭斯在采訪之中提到了“洛城機密”和“盜火線”,以及那部經典的“夜訪吸血鬼”——當年這部吸血鬼佳作並沒有引爆票房,北美數據甚至沒有過億,可經過時間沉澱之後卻證明了這是影史最重要的吸血鬼作品之一;另一方面,人們對於蘭斯挑戰演員這件事,也萌發了更多的好奇。

幾乎每一名讀者的視角都和達瑞斯一樣:蘭斯成為演員,這不稀奇,從外貌來看,他就是天生的演員;但蘭斯到底能成為什麽樣的演員呢?這也與封面上的那句話交相輝映,看起來蘭斯是一個花瓶,但……真的是這樣嗎?

也許每個人閱讀完這篇文章,都會有自己的看法。

從“上帝之城”的一鳴驚人,到“後天”的票房佳績,蘭斯完成了短時間之內的飛躍發展,但從幕後走到幕前,這是不是太著急了?而蘭斯作為演員又將和湯姆碰撞出什麽火花?還有身為導演,這一次蘭斯又將帶來什麽作品?

一時間,“借刀殺人”成為了人們熱議的新寵,這在頒獎季的喧鬧之中著實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最終“美國周刊”狂賣四十三萬本,創造了2004年以來的最高銷量,更為難得的是,在雅虎社區的一項吸引了五十三萬名讀者投票之中,2004年各大雜志最受歡迎的封面,這一期“美國周刊”居然贏得了九萬名網友的投票,躋身榜單前十,位列第九,這也是前十榜單之中唯一一本不是時尚雜志的封面。

這對於“美國周刊”來說著實是一個意外之喜。

伴隨著這一喜人成績,“借刀殺人”的討論熱度直線上升,並且逐漸開始在各大電台散播開來。所有人都在討論著,這部作品能否吹響湯姆票房號召力復蘇的號角?這部作品又能否延續蘭斯作為導演的三連勝?這部作品還能否完成蘭斯作為演員的閃亮登場?

派拉蒙十分應景地推出了“借刀殺人”的第三波海報,以及第二版預告片。

在這版預告片之中,湯姆和蘭斯的對峙成為了貫穿始終的場景,兩個人之間緊繃到火花四射的對抗在碎片化的鏡頭之中迸發出了令人窒息的緊繃感。

預告片的最後,湯姆和蘭斯兩個人站在天橋之上,狂風肆虐地將兩個人的衣服都吹了起來,但周圍卻空無一人,猶如獨木橋一般,兩個人狹路相逢。然後湯姆大步大步地走向了蘭斯,蘭斯的眼睛詫異地瞪圓了起來,驚恐和後悔在湛藍色的眸子裏翻滾,兩個人之間的距離迅速縮短,湯姆一把抓起蘭斯的衣領,就好像老鷹抓小雞一般,然後擡起左腿朝著蘭斯的雙腿直接一掃,蘭斯就像是破布袋一般狠狠地被砸在了地上,湯姆順勢壓了下來,用手肘卡住了蘭斯的脖子,咬牙切齒,雙眼迸發出了駭人的強大氣勢,可是此刻蘭斯反而冷靜了下來,瞪圓了眼睛,毫不退讓地瞪了回去,空氣就這樣凝固住了。

毫無疑問,預告片的出現,搭配“美國周刊”的專訪,將人們對“借刀殺人”的好奇和期待進一步推高,就連這次發布的海報都是兩個人對峙的畫面。

如果僅僅是如此,“借刀殺人”的聲勢在頒獎季的龐大洪流面前也只是一葉扁舟而已;但“美國周刊”發行之後的次日,華納兄弟就正式宣布,萬眾期待的“十二羅漢”確定了档期,將於十二月三日登陸各大影院。

等等,十二月三日?這不是“借刀殺人”首映的日子嗎?這下,話題就變得危險而有趣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