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仰望巨人(第2/2頁)

不能忽略的是,與此同時,華納兄弟也在考察布萊恩,如果按照歷史軌跡,布萊恩順利地接受“超人歸來”,蘭斯失去了執導一部兩億五千萬美元投資的作品,這還是小事;重要的是,由於布萊恩成為“超人歸來”的導演,一方面,蘭斯推行DC宇宙的計劃就勢必需要布萊恩的配合,從劇本的修改到角色的安插,甚至是反派的設定,都需要同一陣線,但布萊恩肯定不願意外人指手畫腳,這勢必會導致更多的阻礙。

另一方面,“超人歸來”一旦失敗了,就將會影響DC宇宙接下來的一系列計劃,導致整個計劃都被拖累。更有可能的是,華納兄弟選擇保守,等待“超人歸來”的成績之後,再決定是否推動DC宇宙計劃,這也意味著蘭斯至少需要再等待一年以上,而這一年時間之內,事情的不可控制性將完全無法預測。

簡而言之,搶在布萊恩之前,與華納兄弟達成合作,這對於蘭斯來說,可以省掉無數麻煩。達成共識之後,即使蘭斯不執導超人項目,把導筒交給布萊恩,蘭斯退到制作人的位置上,讓混沌影業與華納兄弟聯手合作,這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於是,事情又回到了原點:時間,蘭斯需要時間,還有人力,還有智慧,還有知識。

深思熟慮之後,蘭斯決定,還是先把DC宇宙的整個框架構思撰寫下來。沒有血肉,僅僅只是骨架,把他構建DC宇宙的創意和想法記錄下來,以招商項目的方式,闡述這個想法所能帶來的利益和影響,說服巴裏·梅耶和他身後華納兄弟的諸多股東們,不僅僅是三億,而是花費三十億、三百億,建立起整個漫畫王國,足以與迪斯尼抗衡的王國。

事實上,華納兄弟完全擁有這樣的資本,他們不僅擁有DC漫畫,還擁有“哈利·波特”系列。如果按照上一世的發展軌跡,華納兄弟最後選擇與環球影城合作建立了“哈利·波特”主題公園,換而言之就是利益分化;但如果華納兄弟把握住商機,他們完全可以以自己的力量建立主題公園,與迪斯尼分庭抗禮。

所以,這不僅僅是電影項目的合作,更是公司層面的合作。這也意味著,蘭斯可以貢獻的力量十分有限,即使是劇本,由於對漫畫所知甚少,蘭斯也需要大量征求他人的意見;而公司合作項目企劃案,則需要交給西奧和伊恩負責。

站在華納兄弟面前,混沌影業就像是一只螞蟻仰望巨人一般,雙方想要站在一個平等的水平線上交談,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問題就在於,混沌影業到底可以從中獲得多少利益,對未來的發展又可以起到多少作用。

至於劇本的詳細內容,就等合作案談下來之後,再尋求辦法——如果華納兄弟點頭了,以華納兄弟所擁有的龐大資源來說,在蘭斯的指導之下,撰寫改編劇本,並不是一件難事。

前所未有地,蘭斯感覺到了分身乏術,他不是萬能的,他同樣也不是全能的,尤其是面對陌生的漫畫改編,蘭斯有種難以戰勝的無力感。不要說和華納兄弟相比較了,即使與西洋鏡影業相比較,混沌影業現在的規模也遠遠太小了。

混沌影業想要壯大,必須吸納更多人才,就好像預告片配樂公司一樣,他們需要把各個部門都成立起來,依靠著大家的力量帶動公司的發展。從編劇到導演,再到制片人,包括劇組各個崗位,都不例外。在公司層面上,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

如果此時混沌影業有其他幾名編劇,他們可以分工合作,邀請對漫畫了如指掌的專業粉絲,一起將DC宇宙構建起來,並且完成超人的重啟劇本。擁有了這些籌碼之後,再去尋找華納兄弟談判,他們的底氣可以更足,說服力也會更加堅實,可是他現在僅僅只有一個人……

編劇?為什麽混沌影業不能開始招募編劇,組建屬於自己的編劇團隊呢?即使混沌影業無法拍攝,他們也完全可以與其他大公司合作,或者是把劇本賣給其他公司,更重要的是,人才的聚集對公司的發展價值是無法估量的!疲憊的大腦靈光一閃,蘭斯捕捉到了一絲靈感,整個人都坐了起來!

他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