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野心勃勃(第2/2頁)

所以,蘭斯整理了一下思路,改變了一個角度來解釋,“這不是本質區別,而是看待問題角度的區別。比如說我們要拍攝一部‘正義聯盟’的電影,但由於正義聯盟電影角色眾多,直接投入拍攝,線索混亂、框架龐大、內容繁雜,十分難以掌控,稍不注意就容易失敗。那麽我們退後一步,先拍攝超人和蝙蝠俠的電影,然後再拍攝神奇女俠和閃電俠的作品,緊接著推出正義聯盟。等正義聯盟取得了票房大捷之後,再把綠燈俠、海王和鋼骨的單獨作品搬上大屏幕。當然,主要還是看觀眾的反應,哪一個角色受歡迎,我們就拍攝哪個角色的作品。”

巴裏理解了蘭斯的構思,但卻依舊滿腦子都是疑惑,“這樣的區別在哪裏?”

“區別在於兩點,第一,這些角色分享同一個世界觀,每一部之間相互關聯、相互鋪墊,從而勾勒出一個完整統一的電影宇宙,角色之間可以互動,劇情之中可以互相增加彩蛋,互幫互助,形成一個龐大的系統。”蘭斯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翻閱所有DC漫畫,現在所有的想法都是來自於上一世漫威宇宙的點子,但放在2005年,這一想法不僅大膽,而且超前,足以震撼每一個人對電影的理解。

“第二,我們可以形成系列電影,正義聯盟裏的角色可以退出,然後再加入新的成員,原有成員離開之後還可以重新回來客串。”蘭斯沒有詳細解釋,但他相信巴裏迅速就可以理解了,這也是電影工業的特性之一:沒有演員是不可取代的。

比如說蜘蛛俠的演員前後就更換了三代,再比如說“復仇者聯盟”裏淘汰了某些角色、添加了某些角色,保持系列的活力,所有一切都以電影為主、以公司利益為主。

巴裏的瞳孔微微綻放開來,剛才這簡短的對話,蘭斯為他構建了一個恢弘龐大的世界,遠遠比“星球大戰”要更加恢弘,遠遠比“哈利·波特”要更加龐大,遠遠比“蜘蛛俠”或者“X戰警”要更加不可思議。

如果這一切成功了,完全可以構建起一個比迪斯尼更加龐大的漫畫王國。但,這一切僅僅只是如果。作為華納兄弟的首席執行官,巴裏是好萊塢最大膽的高層之一,僅僅只是只言片語他就可以看出這個項目背後隱藏的利益,絕對是以百億為單位來計算的;不過巴裏更加清楚地知道,其中的風險有多麽龐大。

按照蘭斯所說,整個DC宇宙構建起來,至少需要五部電影來完成——這還僅僅只是第一階段而已,每部電影平均投資一億五千萬美元,再加上宣傳和相關策劃費用,這就是一個十億美元的項目。

當初巴裏向蘭斯提供了一個三億的項目,他以為這就震撼了蘭斯的世界,對於事業剛剛起步的混沌影業來說,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一個遙不可及的項目;但沒有想到,作為回饋,蘭斯卻拋給他一個十億的項目,那勃勃野心在舉手投足之間令巴裏嘆為觀止。

任何一家頂級公司,面對耗資十億的項目,都不會輕舉妄動,因為牽一發而動全身,成本十億,但潛在的虧損可能性卻是成倍上漲。君不見多少首席執行官因為一部作品虧損一億美元就直接下崗,更何況是十倍的風險呢?

更何況,漫畫改編電影到底是否值得長遠投資,目前整個好萊塢都在觀望狀態,成功案例固然喜人,但失敗案例層出不窮,風險之大幾乎讓每一個人都謹慎再謹慎。

華納兄弟願意重啟超人和蝙蝠俠項目,在漫畫改編電影才剛剛復蘇的情況下,他們已經算是好萊塢的先驅者了,比起小心翼翼的二十世紀福克斯和索尼哥倫比亞來說,華納兄弟的步伐著實有些大。無論是超人還是蝙蝠俠,任何一個項目遭遇失敗的話,都是華納兄弟無法承擔的後果——即使是巨鱷如華納兄弟,也不可以隨心所欲。

更近一步來說,蘭斯的十億項目,只要一個環節或者一部作品出錯,那就是全軍覆沒!而且,“十億”僅僅只是第一階段的粗略預估而已,且不說之後還有第二階段、第三階段,僅僅是第一階段就可能因為各個項目的變動而導致成本進一步上漲,比如說“超人歸來”的預算就是三億。這也意味著,蘭斯輕描淡寫地提出了一個項目,很有可能在第一階段就將消耗二十億!

即使是巴裏,此時也產生了一種荒謬的想法:難道蘭斯是一個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