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兩岸之分(第2/2頁)

洛杉磯和舊金山的開發都遠遠落後於東海岸,一直到1781年,西班牙殖民者們才開始開發洛杉磯,而舊金山則要等到更遙遠的一個世紀後了。這一切都使得西海岸具有一個鮮明的特色:所有的開發、所有的進步、所有的發展,都傳承於外界,當紐約經過三個世紀的發展,已經成為了歷史轉折點、文化聚集點時,西海岸才剛剛開始起步。

西海岸融合了大量的文化差異之後,形成了具有自己風格的藝術作品,音樂、文學、繪畫、舞蹈、戲劇等等,他們也逐漸擁有了屬於自己獨樹一幟的風格。但與東海岸相比,這裏總是更加開放、更加自由、更加混雜、更加多樣、更加變化。即使是好萊塢的誕生,也是如此。

所以,這就出現了一個現象:東海岸和西海岸的文化逐漸形成了對立。

東海岸認為西海岸太過商業化、太過開放、太過多變,丟失了藝術的純粹;但西海岸卻認為東海岸太過保守、太過清高、太過自我,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裏拒絕與時俱進。東海岸認為西海岸的文化低俗無趣,不再具備藝術的高雅;西海岸則認為東海岸的藝術脫離群眾、孤芳自賞,遲早將被社會淘汰。

百老匯在很長一段時間是看不起好萊塢的,甚至可以說是蔑視和鄙夷,認為好萊塢是墮落的象征,好萊塢也總是嘲諷百老匯的老學究們,跟不上時代的腳步;而東海岸和西海岸的嘻哈之爭更是火花四射,爆發了多起槍擊事件,報復與反報復,導致多名才華橫溢的嘻哈藝人都死於非命。

如此對立並沒有因為時代的發展而消失,相反深入骨髓,無法磨滅。

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骨子裏就留著西海岸的深深烙印,東岸與西岸的文化對立,可以清晰地在學院身上尋找到痕跡。

作為東海岸電影藝術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伍迪·艾倫是最受奧斯卡青睞的人物,截止到剛剛落幕的第七十七屆奧斯卡之前,他贏得了二十三次奧斯卡提名,其中包括了十四次劇本提名,但有趣的是,他僅僅只贏得了三座小金人獎杯,其中兩座都是來自同一部作品,“安妮·霍爾”,還有一座則是1986年的“漢娜姐妹”,在那之後,十八年過去了,伍迪贏得提名無數,卻再也沒有得到認可。

不過,伍迪也不在乎。他從來不曾出席奧斯卡頒獎典禮,他就是一個樂於留在曼哈頓這片小天地的文藝小老頭。唯一一次妥協,是在2001年九一一事件之後,他出席了次年的奧斯卡,為了他心愛的紐約,獨一無二的紐約,他登台發聲。

馬丁·斯科西斯則是東海岸另外一位標杆性的電影人物,他所有作品都可以尋找到紐約小意大利區的痕跡,那是他的創作源泉。但不同於伍迪,馬丁和好萊塢的關系一直不錯,可是他的奧斯卡征程卻完全可以稱得上是悲愴、壯烈。名垂青史的“出租車司機”甚至沒有能夠獲得最佳導演的提名。

當然,事無絕對。伴隨著學院成員越來越多,評委之中出身東海岸的人也逐漸增多,許多紐約出身的演員也在好萊塢風生水起。比如羅伯特·德尼羅。可不可否認的是,東海岸和西海岸之間的文化對立,這是好萊塢血液裏不可磨滅的一部分。

“你知道嗎?沃倫·比蒂也是東海岸學派的。”湯姆的聲音將蘭斯從震驚的思緒之中拉了回來,“他出身維吉尼亞州,而後是在百老匯取得了成功。他憑借著‘雌雄大盜’在好萊塢取得成功時,已經有八年的表演經驗了。”

蘭斯細細地品味著湯姆那簡短的話語,“那麽,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蘭斯將內心的驚訝掩蓋了下去,他現在的驚慌幫不上任何忙,他也相信,那些像湯姆秉持這樣想法的人,怎麽也不可能猜到他已經三世為人,他現在只是自己嚇自己罷了。

“我想是好事吧。就好像馬丁說的,你是舊金山人,但你的文化底蘊卻來自於倫敦西區,這與紐約一脈相承。所以,這使得你在這裏贏得了更多認可。”湯姆的話語為蘭斯的疑惑做出了解答:難怪人們如此理所當然,難怪人們把他和沃倫、伍迪放在一起,倫敦西區的經歷成為了最好的答案。“從你目前的小金人數量來看,再從今晚我們所處的位置來看,我想這的確是好事,至少我們都獲利了,不是嗎?”

說完,湯姆就爽朗地笑了起來,這讓蘭斯也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可是內心深處卻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