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不同尋常(第2/2頁)

“蘭斯。”提問在演員身上繞了一圈之後,居然又一次回到了蘭斯身上,作為導演,蘭斯贏得的關注已經超過了一眾演員們,“剛才在觀影過程中,除了漫畫風格的畫面構圖之外,我注意到了色彩和燈光的運用也十分特別。這不是你第一次在作品裏使用這樣的方式了,可以和我們分享一下,你對色彩、對燈光的不同運用方式嗎?這對於電影主題的表現又有什麽作用呢?”

這是一個十分專業的問題,已經超出了電影本身的範疇。蘭斯原本以為,“罪惡之城”的影像風格太過突出,容易喧賓奪主,導致人們紛紛轉移焦點,上一世就是如此,因為風格化的表現手法,“罪惡之城”的故事本身、內核本身反而被忽略了,淪為一部簡單粗暴的商業電影;但出乎意料的是,今晚卻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原本以為會成為焦點的漫畫化影像會成為討論焦點,可是目前沒有任何一個問題是相關的,好不容易出現了一個類似的技術問題,結果還是和影像沒有直接聯系。

蘭斯投去了視線,然後就看到了一張熟悉的面孔,來自“電影評論”雜志的專業影評人柯克·哈尼卡特(Kirk Honeycutt)。

“電影評論”是全美銷量最高的電影專業雜志,平均銷量可以高達四十萬冊。“綜藝”和“好萊塢報道者”是好萊塢圈內最為權威的專業雜志,但這兩份雜志影響範圍更多是局限於好萊塢內部,訂閱者幾乎全部來自於行業從業人員,包括了經紀人、編劇、制片人、經理人等等;而對於廣大觀眾來說,“電影評論”就是專業的代表,和“滾石”之於音樂領域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借刀殺人”上映之後,蘭斯曾經接受過柯克的專訪,那次專訪僅僅只持續了不到三十分鐘,但兩個人分享了許多專業看法。之後“電影評論”對這部電影也是贊不絕口。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我不是專業人士,我覺得交給我們的攝影師和燈光師來回答,顯然會更加合適一些。不過,為了避免首映式成為技術討論現場,我覺得還是用通俗一點的方式解答吧。”一番話讓現場再次哄笑起來,甚至還有人揚聲喊道,“解釋詳細一點”,蘭斯啞然失笑,“這讓我聯想起了聖丹斯電影節,再一次。”這句話是對著喬爾·科恩所在的方位說的。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顏色和情緒是有之間聯系的,燈光也是如此。所以,我希望鏡頭語言更加豐富一些,比起由我直接告訴觀眾‘這是什麽’來說,我希望觀眾在觀看電影時就可以擁有自己的想法。”蘭斯盡量用簡單的話語解釋到,“比如說,同樣是紅色,有的人覺得血腥,有的人卻覺得是熱情,或者是暴力,或者是溫暖,或者是奔放,或者是壓抑……所以,當電影畫面呈現出不同的色彩和光線時,帶給觀眾的體驗也是不同的。這是我希望達到的目的,每個人觀看完電影之後,都有屬於自己的私人見解。可能是喜歡,也可能是討厭。我不太確定自己是否做到了,但,我正在努力。”

蘭斯的話音剛落,現場就再次響起了一片掌聲,這讓柯克不由回頭看了看身後喧鬧的人群。這種幾乎只會在電影節現場出現的畫面,對於一部商業電影的首映式來說,著實難得,甚至可以說是不同尋常的。可是仔細想想,他自己何嘗不是如此呢?觀看完電影之後,不是回頭就忘,而是想要和導演、和劇組進行更多的交流。

想到這裏,柯克收回了視線,也再次為蘭斯送上了掌聲。

事實上,不僅僅是柯克有如此的想法,今晚出席了首映式的記者們和影評人們都有相似的想法,他們可以再一次感受到蘭斯的野心——繼“借刀殺人”之後,蘭斯又一次在商業電影之中嘗試了藝術表現手法,並且深化故事的內核,嘗試在商業與藝術之間尋求到一個平衡點。

“借刀殺人”成功了,那麽“罪惡之城”呢?首映式的轟動,僅僅只是一個序幕而已,好戲才剛剛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