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葬送前程(第2/2頁)

正如哈維爾所說,比起批判來說,難道人們不應該更加好奇嗎?好奇“瘋狂的麥克斯4”到底是如何吸引蘭斯的?好奇蘭斯又將呈現出一個什麽樣的世界?

另一方面,“芝加哥論壇報”的南茜·布萊克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我記得在‘罪惡之城’問世之後,我曾經和幾位影評人夥伴起過爭執:蘭斯洛特執導的電影到底是商業屬性多一些,還是藝術屬性多一些?

我們爭執了許久,甚至面紅耳赤,但卻得不出一個準確的結論。因為蘭斯洛特的作品總是帶著一絲邪典屬性,那詭異而淩厲的色彩總是顯得與眾不同,這一點是我們達成共識的;可偏偏蘭斯洛特的作品卻總是能夠敏銳地捕捉到電影觀眾的芳心,連續三部作品北美票房破兩億,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同時也讓蘭斯洛特的作品風格更加難以揣測。

現在,我又一次回到了問題的原點,‘瘋狂的麥克斯4’到底是商業屬性多一些,還是藝術屬性多一些?毋庸置疑,這是一部邪典電影的重新啟動,閉上眼睛依舊可以描繪出喬治·米勒構建的那個廢土世界所帶來的震撼;但同時,這是一部預算高達兩億的作品,如果全球票房沒有邁過八億門檻就意味著失敗的商業作品。所以,蘭斯洛特到底在做什麽呢?

也許,這就是蘭斯洛特的魅力,除了他自己之外,沒有人能夠揣測出來。所以,如果有人琢磨出了我的那個問題,請來信告知,不甚感激。”

比起哈維爾來說,南茜的支持就更加明顯了,字裏行間都透露著一種“不懂就不要胡說”的淩厲,話裏話外都在譴責那些媒體跟著煽風點火、誤導讀者。雖然南茜對於“瘋狂的麥克斯4”也不太理解,但南茜卻堅信著,這部電影讓蘭斯投入了如此大的精力,絕對不會是“為了失敗而打造出來的作品”。

不過,“紐約時報”和“芝加哥論壇報”的同盟者並不多,僅僅只有九家媒體而已,“名利場”的評論無疑得到了最多的認可,喬納森犀利而直接的評論表達出了現在整個輿論的走向,幾乎所有人都相信著,蘭斯正在自取滅亡。這也使得“葬送前程”成為了秋季档之中亮眼的一個關鍵詞。

一方面,人們認為“瘋狂的麥克斯4”是引火自焚的選擇;另一方面,人們又在期待著“水果硬糖”的表現——如果這部作品延續蘭斯此前的強勢表現,再次贏得肯定,那勢必會讓人們對“瘋狂的麥克斯4”更加扼腕;但如果這部作品已經窺見蘭斯的下滑端倪,那麽也許選擇“瘋狂的麥克斯4”這樣孤注一擲的決定也就有跡可循了,似乎這就是人們苦苦追尋的答案。

不經意之間,“蘭斯洛特”成為了討論熱度最高的詞匯,兩部與蘭斯息息相關的作品吸引了無數視線。原本只是作為一部實驗電影進行點映的“水果硬糖”,卻悄然地大火了一把。只是,考慮到目前人們慷慨激昂的情緒,沒有人知道這對“水果硬糖”來說到底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但毋庸置疑的是,好萊塢的各大電影公司現在態度都悄然發生了改變,就好像在欣賞著一場轟轟烈烈的炸樓現場一般,看著工作人員們將包裝精美的炸藥按照計劃分別擺放,猶如藝術創作般精心規劃,然後按下引爆鍵,目睹著整棟大樓粉身碎骨。

正當所有人都將視線集中在了蘭斯身上時,“晚安,好運”的點映儀式隆重而正式地舉行,作為喬治·克魯尼身為導演的第二部作品,此前已經在威尼斯電影節上大出風頭,囊括了最佳編劇獎、最佳男演員獎等多座獎杯的嘉獎,身兼導演、演員和編劇多職的喬治,風頭一時無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