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凜冽寒冬(第2/2頁)

奧斯卡漫長的七十八年歷史裏,除了第一個十年裏典禮獎項設置還不完善,導致當年的最佳影片贏得獎項有限之外,在那之後,每一部最佳影片得主的獎杯都超過了三座,嚴格來說,僅僅收獲三座的最佳影片在歷史長河裏也僅僅只有八部而已。

上一次,奧斯卡最佳影片只獲得了兩座小金人的情況,出現在1941年的第十三屆奧斯卡,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的“蝴蝶夢”贏得了最佳影片和最佳黑白攝影兩座獎項,在那一屆頒獎典禮上,約翰·福特(John Ford)憑借著“憤怒的葡萄”擊敗阿爾弗雷德奪走了最佳導演獎,爆出巨大的冷門,這也使得阿爾弗雷德成為了奧斯卡上的無冕之王。

三座乃至三座以上的獎杯,這是對最佳影片的肯定——這部作品在其他環節之中也都展現出了值得嘉獎的閃光點,結合在一起之後形成了一部完成度最高的佳作。但如果就連三座獎杯都無法贏得,這似乎就有些說不過去了,難道最佳影片居然只有一個名頭,其他環節都名不副實嗎?為什麽其他作品可以贏得更多獎杯,反而最佳影片卻不能呢?最佳影片在其他環節都比不上其他作品,那麽又到底是如何贏得“最佳”的呢?

當然,也有可能技術部門選擇了一部作品,表演部門選擇了一部作品,綜合表現方面又選擇了另外一部作品,這樣的解釋是說得通的。可是,最佳影片真的還是最佳嗎?還是說,這不過是一部缺少亮點卻勝在主題的四平八穩作品?這樣的最佳,即使拿到了,似乎也名不正言不順。

現在,時隔六十五年,難道又要面臨這樣的窘境了嗎?

今晚的頒獎典禮,已經不僅僅是缺少驚喜、乏味無力,現在更是猶如凜冽寒冬一般,在大失所望的懸崖邊上岌岌可危。尤其是回想剛剛過去的這個頒獎季裏沸沸揚揚的狗血戲碼,可笑、可嘆、可恨,荒謬至極,更是讓人對奧斯卡寒心——偏執保守的評委們,拒絕承認一部作品的優秀僅僅只是因為對同性戀的排斥和恐懼,甚至拒絕觀看“斷背山”;學院公關過程中不擇手段,甚至對“撞車”私底下分發錄像帶的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明目張膽地排擠“斷背山”;剽竊門也被徹底遺忘,比起藝術創作的版權保護來說,人脈和利益開始占據上風,讓人真正地看到了社會的殘酷和冰冷;對臉面的執著、對利益的沉淪讓評委們猶如墻頭草一般,不斷更改投票,藝術頒獎典禮真正淪為了華爾街的遊戲,貽笑大方……這一切的一切,就像是馬戲團的滑稽表演一般。

如果今年的最佳影片真的僅僅只收獲了兩座獎杯——甚至更加可悲,僅僅只有一座最佳影片獎杯,那麽今年的頒獎季就將真正地成為一場鬧劇了。

更可怕的問題就在於,投票結果已經結束,得獎結果已經密封,即使學院高層們意識到了這種狼狽的可能,他們現在也已經束手無策,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這不是妄言,在整個頒獎典禮只剩下最佳原創劇本、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導演、最佳影片尚未頒發的情況下,可能性正在一步一步擴大——又或者,就好像去年一樣,“百萬美元寶貝”在最後時刻連連發力,連續收獲最佳女主角、最佳導演兩座重量級獎杯,以橫掃的姿態反超了“飛行者”,最終問鼎最佳影片,這也是一種可能性,只是,到底誰具備這樣的能力,在最後時刻脫穎而出呢?

最佳改編劇本,率先登場!

達斯汀·霍夫曼作為頒獎嘉賓走上舞台,空氣之中的緊繃感開始緩緩彌漫了開來,看不見摸不著的氛圍順著皮膚緩緩蔓延,心臟猛地就收縮了起來,仿佛身後有一只看不見的手,不斷推著事態前行,那種無法抗拒的力量正在將第七十八屆奧斯卡推向一個未知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