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 未知謎題(第2/2頁)

比起光線本身來說,導演的態度需要從本質上做出調整。綠巨人的確是一個悲劇,但這個悲劇之中是帶著希望的,甚至布魯斯自己也始終帶著一種調侃的自黑態度,就好像針對半杯水的態度一般,到底是“只有半杯水了”,還是“還有半杯水”,這種態度的差距將決定電影的基調。

如果“無敵浩克”這個劇本可以按照蘭斯的構想拍攝完成,那麽這部作品甚至可以超越“黑暗騎士”,成為一部真正地將哲學思考與超級英雄結合起來的巔峰之作,創造一個難以超越的裏程碑。但,這只是如果而已,紙上談兵著實是再容易不過了。

“無敵浩克”到底將會成為一部怎麽樣的作品,這依舊是一個未知謎題。

撰寫“無敵浩克”劇本的過程無疑是十分艱難的,難度超過了蘭斯目前任何一部作品,但蘭斯卻漸漸發現自己樂在其中,甚至不斷地將各式各樣的想法記錄下來,然後對已經完成的部分推翻重寫,再進行刪減、填補,個中樂趣著實難以描述。

蘭斯開始在腦海裏構思,如果由他來拍攝,鏡頭將會如何運轉、光線將會如何構圖、表演將會如何呈現——這讓蘭斯不由想到了一個重要問題:綠巨人這個角色將由誰來扮演呢?

在蘭斯撰寫的劇本中,綠巨人無疑是一個具有深度和高度的角色,不是像鋼鐵俠或者美國隊長那樣站出來擺擺樣子就可以了,這個角色將會分成兩部分:一個是布魯斯·班納的部分,他的心態轉變將會成為整部電影的主線;一個則是綠巨人浩克的部分,變身之後的孤寂和落寞,以及布魯斯逐漸掌握控制之後的變化,這將會成為贏得觀眾共鳴的關鍵。

但……綠巨人浩克要如何表演?

也許,這也是綠巨人作品一直失敗的原因——其他超級英雄始終還維持著人類的形體,表演起來自然沒有問題;但綠巨人卻必須通過電腦技術來完成,這無疑是巨大的考驗,一方面電腦特效是否逼真,能否說服觀眾;另一方面又要考慮到面部表情的細節變化,表演難度之高無法想象。

動作捕捉技術,蘭斯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這項先進的電影拍攝技術。這項技術可以說是電影發展歷史上的裏程碑,真正使得虛擬角色也可以演繹詮釋出人類的細膩情感變化,安迪·瑟金斯(Andy Serkis)無疑是動作捕捉技術的頂尖演員,2010年,他在“猩球崛起”這部作品裏,全程以動作捕捉技術完成了猩猩之王凱撒的演出,被譽為“值得一次奧斯卡提名”,將電腦特效與演員表演之間的壁壘完全打破。

這種技術是在“魔戒”系列之後進入主流視線的,咕嚕這個角色就是安迪·瑟金斯通過動作捕捉技術完成的,但真正引發了革命性的進展,還是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達”,這部作品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了票房狂潮,讓人們對電腦視覺特效又有了全新的認識,這也使得該技術在好萊塢各大電影公司全面普及開來。

動作捕捉技術背後的推動者絕對不能忽略羅伯特·澤米吉斯的名字,這位執導出了“回到未來”、“阿甘正傳”、“荒島余生”的導演,在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似乎就銷聲匿跡、一蹶不振,一直到2012年之後憑借著“航班”、“雲中行走”兩部作品才重新回到大眾視線。事實上,在這十年之間,羅伯特就一直潛心研究動作捕捉技術,先後拍攝出了“極地特快”、“貝奧武夫”、“聖誕頌歌”三部作品,全部采用動作捕捉技術完成。不過,這三部作品都差強人意,讓人看不出使用動作捕捉技術的必要,一度讓該技術陷入了爭議之中——許多業內人士都認為這種技術沒有存在的必要,要麽使用真人演員,要麽使用電腦特效制作,這就足夠了。

但如果沒有動作捕捉技術,“猩球崛起”這樣的作品就達不到後來的高度,同樣,“無敵浩克”這部作品也達不到蘭斯的要求。動作捕捉技術無疑是蘭斯的首選,而且是必要選擇。

現在問題就在於,2006年的當下,該技術的發展似乎還沒有達到四年後的高度。“無敵浩克”這部作品的未來前景,越發撲朔迷離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