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深入剖析(第2/2頁)

但施特雷洛的作品從來沒有那麽簡單。

在犯罪三部曲之中,他深刻地剖析討論了邪惡犯罪、司法系統、道德正義、社會冷漠等重要議題之間的關系,最後鑄就了罪惡之城的黑暗,以暴制暴、以眼還眼,甚至就連犯罪都開始合理化,最後一絲曙光也被徹底掐滅,畫上了句點。從某種程度來說,‘狂暴之路’可以認為是這種思想的延續。

‘罪惡之城’鑄就之後,廢土末世來臨,整個世界就此淪陷,社會朝著罪惡的黑暗深淵進一步滑落。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邪惡與正義的界線徹底消失,在世界末日之中,生存成為唯一的目標,道德淪喪、法律廢除、罪惡橫行、信仰喪失、不擇手段,為了繼續生存下去,所有一切文明社會的規定和束縛都不再具有任何意義,於是——人類成為了工具,男人是戰爭的工具,女人是生育的工具;人權成為了廢物,自由不再,希望不再,就連信仰都已經幾乎扭曲。

當道德失去了束縛力,正義和罪惡不再是對立的雙方;當信仰開始逐漸崩塌,希望、自由和夢想都淪為了求生欲望的奴隸。那麽,人類和喪屍之間的區別就將消失。

這就是‘狂暴之路’的故事背景,施特雷洛僅僅只是用了三言兩語就勾勒出了一個恢弘的世界觀,繼承了犯罪三部曲龐大思想的世界觀,真正為觀眾構建了一個鐵血殘忍、人不將人的黑暗世界。這一份筆力,遠遠超過了‘星球大戰’、‘銀翼殺手’,足以和‘2001:太空漫遊’、‘大都會’這樣的史詩巨作相媲美。

如此氣勢磅礴的故事背景,卻僅僅只有一條無比薄弱的故事主線,這似乎注定了電影將會是一場悲劇。但,‘狂暴之路’沒有。

施特雷洛的優勢就在於,他是一名出色的編劇,一名足以和比利·懷爾德相媲美的偉大編劇,他為角色注入了強大生命力,然後通過演員的表演,將龐大的世界、恢弘的觀念、深刻的反思呈現出來。簡潔利落的主線將一眾角色團團捆綁在了一起,制造出了高潮叠起的觀影盛宴,又制造出了余韻深遠的思想維度。

這一份功力,不是施特雷洛第一次展現,卻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狂暴之路’中,施特雷洛再次展現出了他一貫的反英雄主義色彩,選取了三個獨特而鮮明的角色,演繹出了整個故事,叛逆而獨特的手法、細膩而深刻的描寫、淩厲而鮮明的觀點,塑造出了繼印第安納·瓊斯以來最獨特的熒幕形象。

麥克斯,‘瘋狂的麥克斯’裏的那個麥克斯,電影當之無愧的絕對男主角,但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的是,施特雷洛大量削減了麥克斯的戲份,甚至放棄了展現他孤膽英雄的情節,一筆帶過,反而以狼狽不堪、冷酷無情的寥寥筆墨,為觀眾帶來了整部電影裏最硬朗也最柔情的一抹風景。

在整部電影裏,麥克斯幾乎沒有多余的表情,也沒有太多的台詞,許多對話都是在簡單明了的音節之中完成,那種內斂到了極致的硬漢風格撲面而來。冷酷無情、不擇手段、鐵腕強硬、麻木不仁、信仰缺失,這就是觀眾對麥克斯的所有印象,與傳統英雄不同,麥克斯拒絕多管閑事,拒絕伸張正義,甚至雙手沾滿血腥,所有一切都是為了生存,他可以毫不猶豫地搶走救命恩人的座駕瘋狂逃命而沒有任何心理負擔,他也可以幹脆利落地殺死所有阻攔者勇往直前——他甚至沒有耍帥的機會,登場就成為了俘虜,隨後又成為了血袋,窩囊地更像是小醜。

麥克斯的身上,可以說是雲集了所有反英雄的元素。

但恰恰就是這樣一個角色,卻承載了‘狂暴之路’整部電影最深刻也最動人的主題,甚至比貫穿始終的女權主義精神所帶來的強勢還要震撼。可以說,麥克斯寄予了蘭斯對社會的希望和期許,這一份重量,沉甸甸地壓在了麥克斯傷痕累累的肩膀之上——此前犯罪三部曲都沒有能夠給出的答案,施特雷洛終於通過麥克斯這個角色,透露出了一抹稀薄的曙光!

這,成為了鑄就經典的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