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躋身經典(第2/3頁)

整部電影最動人的時刻,莫過於那句‘麥克斯,我的名字叫麥克斯’,這不是愛情的萌芽,這也不是友誼的建立,這是戰士之間惺惺相惜的敬意和默契,兩個角色之間根本不需要愛情線的畫蛇添足,就已經足夠飽滿,讓人動容。

費羅莎身上維系的,是向往自由的光芒,更是女權主義的崛起。塞隆繼‘女魔頭’之後,奉獻了她職業生涯最精彩的表演,那雙堅毅而明亮的眼神,帶著殺伐果決,也帶著溫柔脆弱,層次分明、入木三分,她的表演裏有一種難以言喻的韌勁,讓人忽視了費羅莎的性別、也忽略了費羅莎的處境,只是堅定不移地跟隨著她的腳步,在狂暴之路上肆意狂奔。

施特雷洛與塞隆兩位演員的強大氣場碰撞出了2006年以來的最出色表演!

相較於兩位主角而言,納克斯無疑這一個意外驚喜。

納克斯這個角色代表的是廢土末世之下的新生代,他們沒有道德和罪惡的概念,所有的信仰都是來自於不死老喬。施特雷洛在劇本之中有這樣一個細節,以納克斯為代表的戰爭之子們詞匯十分貧乏,翻來覆去都是相同的幾個形容詞,納克斯甚至不知道‘樹’這個單詞怎麽說——因為他們所有的詞匯都是來自於不死老喬,那些形容詞就是不死老喬平時掛在嘴上的單詞。這就是後‘罪惡之城’時代誕生的新生代。

他們狂熱,他們執著,他們癲狂,他們就像是沒有自己思想能力的木偶一般,在不死老喬的操縱之下,執行著命令,向往著英靈殿,這種近乎於邪教的信仰,真正詮釋了‘正義與罪惡之間不再有界線’的殘酷現實,所謂的道德、所謂的邪惡、所謂的錯誤都缺失了社會標準,淪為不死老喬的個人崇拜。那麽,未來有一天,麥克斯死了,費羅莎死了,那些曾經見證過文明社會的人都消失了,這個社會又將如何?

遁入更加可怕的黑暗?不,社會將會迷失,徹徹底底地迷失,這才是廢土世界最可怕的地方。

但施特雷洛終究還是沒有徹底掐滅曙光,如同麥克斯與費羅莎建立起的戰士情誼,納克斯根植於靈魂深處的狂熱和信念,讓他做出了‘正確’的選擇,終究開花結果,他犧牲了自己獻身於英靈殿,同時成全了希望種子的殘留,為人類保留了一絲曙光。

在納克斯身上,施特雷洛暗示了:人之初,性本善。歸根結底,施特雷洛還是沒有對人類失去希望,在犯罪三部曲之後,他終於展現出了對人類岌岌可危的脆弱信任感。

法斯賓德,這位名不見經傳的德裔愛爾蘭演員,奉獻出了今年大屏幕最令人眼前一亮的表演,狂熱卻不失控、執著卻不死板、簡單卻不膚淺,出色的台詞功力被發揮到了極致,每一次登場都對故事的鋪墊和推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即使是在施特雷洛和塞隆兩位演員面前,他也毫不遜色!

三個角色,施特雷洛通過三個角色支撐起了整個故事,將犯罪三部曲之後的末世展現在了人們面前,信仰的崩塌、希望的崛起和性別的平等,真正地成就了‘狂暴之路’的獨一無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安加拉德作為母種的精神領袖,在有限空間之內迸發出了難以置信的光芒!

安加拉德被不死老喬視為掌上明珠,不是因為愛,而是因為執念,得到一個健康子孫延續的執念,當這股執念在罪惡巖石之上盛開出罌粟花蕾時,安加拉德失去了生命的意義,淪為一個工具,傳宗接代的工具。施特雷洛在單線程的敘事之中卻為這個角色注入了難以置信的內涵:她孕育了新生代,她被囚禁在暗無天日的牢籠之中,她的靈魂和生命都不具備任何意義,但她卻赤裸著雙腳走上了血與沙交錯的荊棘之路,沖向屬於自己的自由。

她不僅僅是一個殉道者,同時還是自由的萌芽和希望的延續,她的出走帶動了其他母種的崛起,她的犧牲成全了自由的夢想。甚至可以說,費羅莎因為她而堅強,納克斯因為她而覺醒,麥克斯因為她而醒悟,一個角色,卻串聯起了整個故事的支架。

雖然安加拉德不算是鐵三角之中的一員,但她的角色分量卻遠遠超乎想象。施特雷洛僅僅只用寥寥數筆就勾勒出如此深刻內涵,讓人不由肅然起敬。

邦辰,作為一名世界頂級名模,她的表演舉重若輕之中卻帶有一種杜鵑泣血、飛蛾撲火、刀尖狂舞的決然,賦予了安加拉德一個高尚而純凈的靈魂,猶如鳳凰涅槃一般讓電影得到了蛻變。不可思議!不可思議!正當所有人都以為邦辰將會成為電影最美麗的花瓶,鑄就一道亮麗風景線時,她卻悄然地宣告了自己對演員的野心和渴望。

也許稚嫩,也許粗糙,也許奔放,邦辰的表演不是完美的,但卻可以品味出來自靈魂深處的呐喊。這才是真正的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