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水中女妖(第2/2頁)

“M·奈特·沙馬蘭對陣蘭斯洛特·施特雷洛,曾經的天才與現在的天才,到底將會是誰笑到最後?”這篇由“娛樂周刊”撰寫的文章代表了圈內看好戲的普遍言論。

1999年,奈特憑借一部“靈異第六感”橫空出世,這僅僅還是他導演生涯的第二部作品而已,一舉為他贏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和最佳原創劇本的提名,許多人都驚呼他將會重現恐怖電影的榮光。但是在那之後,奈特就開始一路走下坡路,“不死劫”、“天兆”、“神秘村”,三部作品連續撲街,這將奈特推向了一個極度不利的位置。

2004年那部“神秘村”可以說是萬眾期待,雲集了威廉·赫特、傑昆·菲尼克斯、阿德裏安·布洛迪(Adrien Brody)、西格妮·韋弗(Sigourney Weaver)的龐大卡司陣容,上映之前被認為絕對將是暑期档的票房炸彈,但結果卻成為了票房啞彈,媒體綜評僅僅只有四十四分,爛番茄指數也不過百分之四十三,收獲了一億一千四百萬的北美票房,由於海外票房表現尚可,最終迪斯尼僅僅只虧損不到一千萬而已。

可是“神秘村”卻引領了整個北美的質疑狂潮,“華爾街日報”就直接批評到,“‘靈異第六感’裏那個充滿靈性的導演消失不見了,畫面構圖、節奏控制、場面調度和演員調教方面的短板暴露無遺,最令人費解的是,沙馬蘭為什麽每次都抑制住本來應該爆發出來的高潮制造反轉,處理得像是白開水。讓我們不由開始思考,剝離了‘靈異第六感’原創劇本的優秀因素之後,沙馬蘭的導演才華到底還剩下多少?”

“洛杉磯時報”更是筆下毫不留情地宣稱,“一代天才的隕落。”

這也將奈特的事業推向了懸崖邊上,可以說,“水中女妖”這個項目是奈特的最後機會,要麽實現自我救贖,要麽就將滑向深淵。這也是他和迪斯尼產生爭執的原因——迪斯尼經歷了連續三次失敗之後,拒絕再對奈特一路開綠燈,而奈特也知道這是自己的救命稻草,自然是寸步不讓,雙方在討論過程中連續爆發沖突,直接導致了奈特帶著整個項目轉投華納兄弟。

從目前華納兄弟的內部反饋和宣傳陣勢來看,他們充滿了信心,於是“娛樂周刊”不由驚呼,“水中女妖”很有希望成為奈特重新崛起的踏板。

好萊塢一貫有“事不過三”的說法,也就是說,一位成名藝人有三次嚴重慘敗的機會,只有三盞紅燈連續亮起,這才會真正地宣告沒有翻身之日,在這之前,一部作品的回暖就可以重回巔峰。話雖如此說,但其中的利益牽扯卻沒有那麽容易說得清楚,就好像“低俗小說”之於約翰·特拉沃爾塔、“鋼鐵俠”之於小羅伯特·唐尼一樣,一部作品就將過去十年的沉珂一掃而空。

那麽,“水中女妖”是否有希望成為奈特的“低俗小說”呢?還是將會成為奈特的“割喉島”?

顯然,橫亙在奈特面前最大的競爭對手,無疑就是蘭斯的“狂暴之路”了。不僅因為蘭斯是過去這幾年以來表現最為出色的導演,還因為“狂暴之路”在首映周末取得的成績堪稱驚世駭俗,“水中女妖”是否能夠重現“狂暴之路”上周擊敗“加勒比海盜2”的壯舉,這也成為了本周的最大看點。

“水中女妖”之於奈特、之於華納兄弟來說都至關重要,華納兄弟絲毫不敢掉以輕心,強大的宣傳力量幾乎是全線出擊。可即使如此,在“狂暴之路”那摧枯拉朽的絕對強勢面前,“水中女妖”還是難以站到太多的上風,這讓華納兄弟上上下下都緊繃了起來。

巴裏·梅耶再清楚不過了,“狂暴之路”創造奇跡依靠的是劍走偏鋒,病毒視頻的宣傳效果遠遠超出了想象,現在“水中女妖”依靠四平八穩展開比拼,勢必難有作為。他們必須出奇制勝。

宣傳部門曾經考慮過直接把布萊絲的家世挑明,制造爆點,吸引眼球,但巴裏卻認為這是飲鴆止渴,一來這些爆點不見得就能夠成為焦點,二來還要犧牲他們與朗·霍華德的親密交情,三來此前湯姆·漢克斯等人的站台也就白費了——人們一眼就可以看得出來他們是友情拉票。隱藏布萊絲的身份,華納兄弟此前制造的“好口碑”聲勢才能發揮作用。

拿起桌面上那份“紐約郵報”,報道內容是“今夜秀”的焦點話題,巴裏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