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 戰爭之子(第2/2頁)

不過,“狂暴之路”似乎根本不同擔心這一點,伴隨著首映周末的狂熱,一種全新文化正在冉冉升起:一群自稱為“戰爭之子”的影迷開始在雅虎社區活躍起來,並且在短短數周之內就猶如雪球一般壯大起來。

這群影迷最開始是因為“狂暴之路”而聚集起來的,他們狂熱而執著地分析電影裏的每一個細節,從人物設置到劇情走向,甚至就連基地裏那些特寫鏡頭帶到的每一個角色和畫面,都進行了分析。經過分析之後,影迷們才越發狂熱起來,他們發現,電影就像寶庫一般,源源不斷挖掘出來的細節,不僅完整了廢土世界的整個世界觀,而且還完善了廢土世界背景之下的來龍去脈,這讓人們不由浮想聯翩,比如說,子彈農場和汽油鎮之外,是不是還有其他部落;再比如說,不死老喬又是如何拿下水源,占山為王;還有費羅莎是如何一步步成為將軍的……

這就好像“星球大戰”為影迷建立了一個恢弘的宇宙一般,“狂暴之路”將世界末日的景象真實地呈現了出來,繼而形成獨特的文化。不過比起“星球大戰”反派勢力的強大來說,“狂暴之路”在不死老喬死亡之後,似乎缺少了一個強硬手腕的反派,這對於續集的發展和世界的框架都有所影響,但這也恰恰是影迷最為好奇的部分——如何在世界末日的惡劣環境之中苦苦求生的同時,應付反派勢力的脅迫,這無疑將決定這個系列作品的最終高度。前提是,蘭斯願意拍攝續集。

在此之前,蘭斯就構建出了犯罪三部曲,“水果硬糖”和“狂暴之路”從某種程度來說,也呼應了犯罪三部曲的主體。所以,觀眾有理由相信,續集作品將會呈現出一個完整的世界觀,最終成品絕對不會遜色於“星球大戰”——更何況,“星球大戰首部曲:新希望”的高度卻是永遠都無法超過的,這也是不少人詬病喬治·盧卡斯的地方,但人們卻願意堅信,從蘭斯過去的信用指數來看,他絕對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越分析就越有趣,越分析就越狂熱,影迷們的熱情完完全全被推向了極致,他們就像戰爭之子一樣,崇拜著蘭斯、景仰著蘭斯、追隨著蘭斯,渴望跟隨著蘭斯一起沖刺,在前往英靈殿的道路上一起見證這個世界的風起雲湧,見證蘭斯,見證歷史,也見證他們自己。

更重要的是,“狂暴之路”比“星球大戰”還更近一步,電影之中拋棄了性別的偏見,真正地將人性、自由、夢想的魅力發揮到了極致;而且還放棄了孤膽英雄的固定模式,將團隊合作的力量發揚光大;更不要說蒸汽朋克與金屬搖滾的鏡像風格和角色造型,更是讓所有人都跌破了眼鏡。這對於一部商業電影來說,確實是驚世駭俗,但恰恰是這種劍走偏鋒的邪典風格,反而成為了電影的最大魅力,贏得了無數觀眾的追捧——人們早就已經厭倦了好萊塢的固定模式,“狂暴之路”的獨樹一幟成為了一道亮麗風景線。

於是,戰爭之子就這樣崛起了。

史無前例地,一群關注於導演的狂熱影迷出現了,就好像崇拜斯坦利·庫布裏克一般,這群影迷心甘情願地對蘭斯頂禮膜拜、信若神明,堅定不移地相信,蘭斯就是電影殿堂裏的巨匠級人物,他注定將會書寫一段神奇的歷史,達到斯坦利·庫布裏克、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查理·卓別林等人都沒有能夠達到的高度——真正地將商業與藝術完美結合起來,徹底改變整個電影產業的發展脈絡。

這個想法著實太過瘋狂,在過去漫長的一個世紀時間裏,電影大師數不勝數,但卻從來沒有人敢自信滿滿地聲稱,自己在商業與藝術之間找到了平衡,這是電影產業孜孜不倦追求的最高境界。但現在,戰爭之子們就是如此相信著,蘭斯就是那個人,那個電影歷史長河苦苦等待的人。

這也許很瘋狂,但“狂暴之路”的票房曲線卻在證明著戰爭之子們的決心:他們,沒有在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