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章 巨頭交鋒(第2/2頁)

不過,金球獎的“群星派對”現在卻遇到了嚴峻考驗:蘭斯洛特·斯特雷洛。

現在擺在約格面前的最大問題就在於,他們應該繼續強硬下去,還是應該選擇妥協。對於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來說,利益至上、娛樂至死,如果學院對蘭斯的態度是積極正面的,他們不介意卑躬屈膝地低頭示弱;相反,如果學院的態度始終是強硬的,那麽他們也十分樂意再次展現自己的不依不饒。

希德能夠成為學院主席,自然是一個人精,對約格的處境著實是再了解不過了,但他卻假裝完全沒有聽懂,“的確,誰能夠想到呢?他總是能夠帶來驚喜,讓人應接不暇。”

希德那和稀泥的話語聽不出來任何傾向,但約格也不會輕易放棄,“是啊,我剛剛還在和喬治·盧卡斯討論,不知道蘭斯下一次又會帶來什麽驚喜。”約格沒有把香煙點燃,僅僅只是叼在嘴邊,“你說,有沒有可能,‘無敵浩克’這樣的作品足夠出色,出色到贏得奧斯卡提名呢?”

希德下意識地停頓了片刻。

一部漫畫改編電影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名單?不要說五年前了,即使放在現在,聽起來都像是天方夜譚,甚至可以說是對學院老學究們的一次世界觀沖擊——漫畫在他們的思想裏依舊是不入流的低俗文化,根本不能算是文學的一種。

可是,轉念一想,希德卻發現自己沒有辦法反駁,就好像沒有人可以預料到“狂暴之路”的成品質量如此出色一般,又有誰能夠肯定,“無敵浩克”就不能達到這樣的高度呢?畢竟“罪惡之城”就已經驚艷了所有人一次。

雖然說金球獎根本不能和奧斯卡相提並論,但不可否認的是,奧斯卡現在也面臨著一個轉折點,到底是更加創新,還是更加保守。不僅僅是奧斯卡,其實整個美國社會也都是如此,民主黨和共和黨始終在“突破與保守”、“激進與平衡”之間尋求共識,這是時代的鮮明烙印,奧斯卡自然也不能例外。

可以肯定的是,沒有一個正確的選擇也沒有一個錯誤的選擇,因為無論選擇哪一邊,勢必都會引發另一方觀點的聲討。奧斯卡的投票就好像是選舉一樣,以希德為首的領導團隊只能對輿論做出引導,但卻不能代替學院評委做出決定,評委們依舊要聽從各位候補者的口號和內涵,然後做出自己的選擇判斷。

希德和約格一樣面臨著選擇的岔路口,應該如何對待蘭斯,又或者更為準確一點來說,應該如何對待“狂暴之路”、“斷背山”這些作品背後所隱藏的文化隱喻和時代特征。在歷史的長河中,他們應該做出什麽樣的決定。

對於希德來說,幸運的是,他不是做決定的那個人,他也只擁有一票選擇權;但不幸的也是這一點,他沒有拍板的權利,只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範圍之內引導輿論。

“哈,電影產業的發展總是如此迅速,讓我感覺到自己有些跟不上了。”希德的停頓也僅僅只是一閃而過,隨即就恢復了常態,微笑地說到,“誰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麽呢?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奧斯卡的初衷從來都沒有改變過,挑選出最優秀、最出色、最經典的作品,給予那些藝術家最好的嘉獎。”

官方客套話,依舊沒有明顯的傾向,但細節裏透露的信息對於約格來說就已經足夠了。他無法知道奧斯卡的獎項最終會走向何方,希德也不知道;但他卻可以通過希德知道,學院高層的態度如何,而他們的態度對評委的影響又如何。

那刹那的停頓和話語的平淡,就足以約格做出判斷了:不管“狂暴之路”能否在奧斯卡得獎,但學院的老學究們也終究意識到了,時代已經翻天覆地了。至於,這些老學究們是接受還是拒絕,是順從還是拒絕,那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