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5章 歷史重量(第2/2頁)

空氣緊繃到了極致,幾乎就要凝固起來。

傑克倒是顯得怡然自得,甚至還開起了玩笑,“我原本以為今晚的頒獎典禮會無比漫長,我甚至帶來了我喜歡的小枕頭和小毛毯,但是今晚的驚喜著實有點多,以至於我還沒有反應過來,居然就已經要結束了。”這話語表面是在嘲諷往年頒獎典禮太冗長太無聊,但實際上卻是在暗示著“狂暴之路”的創造歷史,現場觀眾瞬間領悟了其中深意,不由哄笑起來,“黛安,你為什麽不提醒一下我們的觀眾,五部最佳影片提名者到底是誰呢?”

蘭斯此時站在了側台的等候區,史蒂文、弗朗西斯和喬治三個人依舊停留在旁邊,笑容滿面地低聲交談著,“史蒂文,你已經錯過機會了,蘭斯現在正在和我合作著。”喬治那得意洋洋的話語讓史蒂文翻了一個白眼,喬治擡起右手食指,輕輕搖了搖,“我說的是事實,而且,我們最近正在討論長期合作的可能性……”

蘭斯輕笑了起來,“喬治,你在泄露天機。”那一副狡黠的表情讓史蒂文、喬治都不由笑了起來,即使是一直沒有說話的弗朗西斯也不由莞爾。

由於最後一個獎項隨即就宣布,而蘭斯是“狂暴之路”的制作人,作為候補者之一,他直接就站在了側台等候。史蒂文三個人也沒有離開,禮貌地選擇了留下,這確實讓蘭斯有些意外,和三位當代頂尖導演共同待機?這可不是經常能夠遇到的。

但現場馬上就傳來了黛安介紹候補影片的聲音,四個人的交談暫時到一段落,蘭斯也擡起頭看向了正前方。這裏沒有屏幕,看不到現場的情況,只能看到眼前的攝像師,這種缺少視覺只有聽覺的感受,讓緊張感開始徐徐攀升。

啪嗒,啪嗒,啪嗒……耳朵裏傳來了莫名其妙的奇怪聲響,卻不知道是從哪裏傳過來的,可是蘭斯卻可以明顯感覺到腎上腺素在一毫秒的瞬間猛然井噴的刺激和亢奮。因為蘭斯比任何人都更加明白,最佳影片不是最佳導演。

在奧斯卡歷史上,贏得最佳導演卻輸掉最佳影片的著實不少。比如說2012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贏得了最佳導演,“逃離德黑蘭”則贏得了最佳影片;比如說2002年,“鋼琴家”拿下最佳導演,“芝加哥”拿下最佳影片;再比如說1998年,“拯救大兵瑞恩”拿下最佳導演,最佳影片卻給了“莎翁情史”……當然還有赫赫有名的2005年,“斷背山”和“撞車”的恩恩怨怨。

除此之外,不可忽視的是,在奧斯卡歷史上,當晚收獲獎項最多卻沒有能夠贏得最佳影片的也大有人在,1972年的“歌廳”,在贏得八座小金人之後,輸給了“教父”;1951年的“郎心如鐵”和1977年的“星球大戰”各自收獲了六座小金人,卻在終極對決中分別輸給了“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和“安妮·霍爾”。

尤其是1972年“歌廳”與“教父”的對決,兩部作品分別贏得了十項和十一項提名,不分軒輊,提名階段領先的“教父”在頒獎典禮上卻處於落後位置,“歌廳”收獲了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電影剪輯、最佳攝影等八座小金人,全面領先,但是“教父”卻在僅僅擁有最佳改編劇本和最佳男主角兩座小金人的情況下,成功奪走了最佳影片獎。

這個劇本是否有些耳熟?

原因很簡單,最佳影片所代表的是整個好萊塢的產業意識形態,他們可以嘉獎一些導演的天馬行空,但贏得最佳影片的總是遵循著好萊塢的傳統觀念,比如說“撞車”擊敗“斷背山”。最佳影片,挑戰的是整個行業的重量,是整個歷史的進程,難度之大,難以想象。

今晚,席卷包括最佳導演在內十座小金人的“狂暴之路”是否會成為第二部“歌廳”呢?如果會,那麽誰又能夠成為第二部“教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