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逃離這個城市(第2/4頁)

李超軍感受到眾多幹部對李南那種發自內心的尊重,心中也是羨慕不已,這一路跟著李南走來,特別是在武陽市建恩縣和富恩縣,他深刻地認識到,還是只有當一方領導,才算是真正的領導啊。

“我只是一個主任科員,說起來也算是正科級幹部,但是卻沒有基層一個正科級幹部那麽瀟灑,甚至連辦公室都沒有自己的。”李超軍心中暗自琢磨著,“我再熬一熬,找機會一定要找一個縣掛職,等掛一段時間副縣長,再找機會留下來,我在處裏面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夠熬到處級幹部,到基層去說不定還能夠打開一條新的路來。”

不過李超軍也知道,要到基層掛職,必須要有人提才行,而自己在委裏面也沒有什麽靠山,都是靠自己一步步打拼才走到現在的。他的打算是要好好在李南面前表現,將來好靠李南來實現自己的目的。

在富恩縣吃完飯,李南便直接返回了建恩縣。

在建恩縣這邊,還有柳大富等人等著李南喝茶。

李南調去天都市,回來的機會就比以前小多了,這次回來調研,柳大富便專門給李南打了電話的,原本是要請李南吃飯,不過李南的時間安排不過來,便只好一起喝茶。

除了柳大富,還有專門從市區趕來的熊康代,以及姚振軍、肖懋強、謝明明等人。

李南剛開始離開建恩縣的時候,借助李南留下來的影響力,柳大富還勉強能夠跟章曉俊叫板,但是隨著章曉俊的強力打壓,再加上章曉俊背後有市委書記林木楓撐腰的事情,讓縣裏面很多人都逐漸開始靠向章曉俊,因此到現在為止,柳大富僅僅只是在縣裏面能夠自保。而縣長王學鳴又是一個偏軟的人,很多時候都是委曲求全,因此縣裏面的很多事情,柳大富看在眼中,急在心裏,卻也無能為力。

李南對柳大富目前的處境也是理解的,但是最多也就是能夠幫助他介紹一下周正等人,有周正等人罩著,柳大富也不至於太吃虧。但是接下來他要有大的發展的話,那難度是很大的,除非是林木楓什麽時候能夠調走。

“當初我在武陽市的時候,事情雖然做了一些,但是也跟市委書記林木楓的關系搞得太僵了,這樣對跟著我幹的人就很不利,我雖然沒有什麽事情,但是他們就遭了秧,要受到打壓,升職方面就遇到難題了。”李南也在進行反思和總結,“所謂剛則易折,以後還是要注意做事方式,不要把矛盾搞得這麽地激化。真正的上位者,既有鐵血的一面,也有柔和的一面,正所謂剛柔相濟,做事情才能夠得心應手。”

聊到這次調研的目的,李南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也正好征求一下柳大富等人的意見。李南現在主要是站在全省的高度來看這個問題,但是從基層的角度,也會有不同的看法。

再說了,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大家一起聊一聊,相互激發,說不定能夠有新的思路。

聽了李南的想法,柳大富道:“李主任這是站在全省的高度來規劃地方上的發展,從長遠利益來說,當然是最適合各地方發展的。我們目前的狀況是,各地方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分別擬定自己的發展規劃,目光就有局限性,就容易造成重復,浪費了資源。而站在全省高度進行統一規劃,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讓大家取長補短,做大做強,發揮集中優勢。這是我看到的好的一面,可是另外有一方面,各地有各地的想法,特別的各地的領導,一方面都不喜歡別人插手本地的事情,另外一方面,對於他們來說,長遠利益是小事,他們關注的就是短期的利益,只想著怎麽把政績搞出來,這樣才有晉升的資本。如果真的沉下心來搞發展,可能長遠是好的,但是短期來說效益就很不明顯,上級可不會管你的基礎打得多牢,不管你將來會有多大的利益,連現在的經濟都搞不上去,可能就要換人來幹。就算不換人,但是要想得到重視和提拔,那就很難了……”

柳大富也知道李南是真心實意地想聽意見,因此並沒有任何的隱瞞,將自己的心裏話說了出來。

實際上他的想法,也代表了基層很多人的想法。

雖然說,一個人當官的根本目的,應該是為老百姓做實事,應該為老百姓最大的利益進行努力。

而長遠利益則是老百姓最大的利益。

但是一個幹部不可能一直在一個位置上幹著,而且很多人還想著能夠盡快得到提升。

因此很少有人沉下心來認真思考一個地方的長遠發展路徑,他們寧願花很大的力氣,以汙染環境、重復投資等等方式來實現數據的快速增長,這樣在上級眼中,才是有作為有能力的幹部,才能夠實現更快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