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1章 彝家小夥(第2/2頁)

眾人皆是一笑,南懷安行動最快,從背包裏拿出了睡袋鋪在地上,眾人便紛紛坐了上去。

林源問道:“沒想到在山林間能夠碰上您,不知朋友怎麽稱呼?”

那人道:“我叫朗格,是當地彝族人。不過,我自幼父母不在,是漢族的一家人把我養大的,所以,從生活習慣上來說,我還是偏漢族的。不知道幾位怎麽稱呼,怎麽會到這樣的地方來?”

林源恍然,怪不得朗格的漢語這麽好,原來是漢族人養大的。

“哦,朗格兄弟,我叫林源,那位年長者叫周傳亭是我們的前輩。那個胖子叫南懷安,那個是張洪文。我們是衛生部派下來的公職人員,想要做黔南山區生態采風的,想要了解一下黔南地區野生植物中藥材的情況。”

朗格聽了喜道:“原來你們是官方的人啊,我們周圍的人都因為這裏窮搬走了。剩下的基本上都是老弱病殘,你們到這裏采風,能不能把這裏的情況反映上去,現在不是興開發麽?我們這裏要是能開發,我就不用離開這裏了。”

林源聞言心裏不覺一顫,別看華夏在當今世界中風頭正勁,可華夏整體上來說發展是極為不均衡的。

華夏的西北西南,都是華夏最欠發達地區。雖然國家每年都會有補貼,也有政策對這些地區加以扶持,可因為這些地區的環境條件很差,很難在短時間內擺脫貧困。

朗格很顯然是知道一些外面的消息的,他知道這裏要想擺脫貧困,光靠當地人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有國家層面的開發利用,這裏才能夠改變面貌。

看樣子,朗格是誤會了,他以為林源這些人是來考察開發的,實際上,林源就是做一下調查,因為中醫藥材的野生情況,到現在還沒有一個權威的結論。

林源做這項工作,就是想帶個頭,把一些情況匯總上去,引起重視,讓更多的國家層面的人參與進來,這樣才能夠使中醫人對野生的藥材有個直觀的認識。

要知道,中醫的藥材可不是流水線上能夠生產出來的。同樣的一個藥方,使用野生的藥材和人工培育的藥材,藥效會相差很多。

就拿林源的家傳的續命丸來說,要不是在紀王鎮發現了綬參草,很可能這個關鍵時刻能夠救急的丸藥就此無法制作了。

想到這裏,林源對朗格說道:“朗格,我不是考察開發的,就是來這裏看看野生植物的生存狀況以及植物的多樣性。跟開發考察是搭不上邊的。”

朗格的眼中流露出難以掩飾的失望,喃喃道:“難道就沒人開發這裏麽?那我們豈不是都要從這裏搬走麽?”

林源笑道:“朗格,我理解你的心情,故土難離,這是人之常情。不過,人類畢竟是有嚴格秩序的種群,既然處在了食物鏈的最頂端,就要恪守一定的原則。就好比這山區,風景秀麗,如果把這樣的地方都開發了,那我們的子孫到時候不就再也找不到這樣的地方了?”

朗格覺得林源說得有道理,點頭嘆息道:“山外的生活真好,按照我的想法,就是能有山外的物質享受,還能在住在這裏。”

“呵呵,朗格,不單是你有這樣的想法,我也是想這樣啊。出則現代文明生活,等到疲倦了,就馬上面對青山,這是何等愜意?不過,這也只能是想想,現實中能享受到這樣的生活的,恐怕是寥寥無幾。”

“是啊,同寨的年輕小夥,基本上都出去打工了,大部分的人都把家庭舉家遷走了。現在,我們就剩下十幾戶人,這十幾戶人中的年輕人也都出去打工了,大概就剩下我一個年輕人,還在寨子裏。”

林源看看朗格,感覺有些奇怪,這小夥子說話十分有條理,看上去是受過一些教育的,這樣的年輕人,外出打工絕對沒問題,怎麽會留在這荒山僻野了呢?

“朗格,你怎麽沒出去打工呢?”

“我在這裏是有自己的職責的,我是一個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