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風險在積累(第2/2頁)

貿易商、材料供應商、棉農也是有點傻眼,配額都減少了,價格好像提升不夠啊,大家日子還是過得緊巴巴的,只好在心裏默默罵了聲娘,然後各做各的事。

雷霆投資的員工這段時間卻是和過節一樣,首先是雷昊放出基金份額給他們認購,瞬間所有人借錢都把份額給買了下來,然後是雷昊買下來的那棟樓,地鐵改線的信息傳得沸沸揚揚,每平米漲到14000元。

最重要的是,雷昊說了地鐵會改線,公司絕對不會拿這處房產來賺員工的錢,到時候最高也只會以買入價來給內部員工認購。

劉興東卻是覺得很憂傷,他籌集好資金,尼瑪沒房子賣了,零零碎碎的房產轉讓,還特麽開的是離譜的價格,他只好默默把資金又分散回其他產業。

在這幾天內,雷昊在政策出台之前一直把棉花期貨合約握緊不動,等到政策出現、合約價格漲到10835的時候,他馬上進行換倉,青鈺那邊不去管,但雷霆這邊的持倉轉換到秘密賬戶中。

從表面上來看,雷昊似乎是減倉了,讓信豐那群人吐血的是,他們不但壓不了價、接不了雷昊的盤,市面上居然出現了一股神秘的資金在減倉,但卻看不出是誰在操作,各個期貨公司的持倉增加很正常。

爾虞我詐的金融市場裏面,信豐想算計雷霆,雷昊卻在他們不知道的情況下,反過來算計了一把,而隨著合約價格的上漲,空頭也有些蠢蠢欲動,實體經濟的參與者似乎也來了些熱情,猶疑的資金積累到不小的規模。

棉花期貨合約的持倉量慢慢增加到45萬手,日均交易量慢慢在向20萬手靠近,所有人都知道,市場現在是個炸藥桶,就看看誰會先去點燃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