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搞點事(第2/2頁)

再算上眾所周知的LEI,雷昊上個《華爾街日報》,絕對是實至名歸,甚至他還有資格拒絕掉很多大媒體的采訪。

雷昊最近也開始難以計算自己的身家了,用《華爾街日報》的話來說,他坐著不動彈,資產也會按照慣性在膨脹,而且短期內是沒有泡沫的膨脹方式。

雷昊的錢不是被定值的錢,也就是說,他不上市,他也沒讓會計師事務所來完全評估,所以他的資產計算方式非常保守,有多少資金就算多少資產,管理的大量資金也都散布在各個市場、標的證券之中,按照金融市場的潮起潮落來計算數字。

更離譜的是,無論金融市場往那邊波動,雷昊的資產數字一直在漲,而且手裏握著的,全是被業內成為優質資產的東西,前景無限看好。

《華爾街日報》采訪的時候,雷昊謹慎一些給出了50億美元的數字,如果他願意走上市的道路,翻個翻就跟玩似的,即使不上市,現在評個毫無泡沫的六七十億,也絕對會被精算機構吐槽保守。

但是,金融機構有個讓上級不爽的地方,就是不上市的話,你根本不知道它詳細的狀況,雷昊不說,外界就只能用猜的。

“我會在中國待一段時間,我有多少錢可以用?”雷昊轉過頭,對著向永澤、陶利羽等人開口問道。

熟知雷昊秉性的老資格們紛紛把精神最大程度集中起來,心裏面都非常清楚:這是要搞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