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二章 模式、立場(第2/2頁)

“B2C模式才是資本最容易獲取利益的領域,B2B領域,或者說上遊企業的投資對我們來說不是不可以接觸,但風險和收益明顯比不過B2C……”

巴拉巴拉的,葉柳滔滔不絕的把股權投資領域的東西全盤托出。

雷昊也聽得津津有味,他對葉柳的能力是滿意的,只是股權投資領域,對方就可以信手拈來、說出大量的數據和信息來佐證自己的論點,再加上其他方面還沒展露的能力,這個內定的工作助理無疑很令人滿意。

所謂的B2C就是商對客,通俗和狹義一點來解釋,也就是平台、渠道之類的企業,中國在這方面處於全世界領先地位,而B2C模式成功了,會反推企業發展,因為客戶更容易接觸產品了,渠道、平台豐富了,經濟能不發展才是怪事。

但B2C模式在中國的強勢崛起是基於人口紅利,中國在B2B模式上面卻進展不如人意。

B2B,就是商對商,比如某疆無人機,核心芯片用的是美國賽思靈的,某為的手機,CPU構架和GPU構架是英國ARM授權的,國內的企業一直在用其他國外企業的東西,這些東西是需要給錢的。

換句話來說,B2B模式就是企業跟企業做生意,是絕對的上遊,國內有識之士都看得到國家態度開始偏向這一模式的端倪。

然而中國最賺錢的還是B2C,還有房地產啊什麽的,技術?那是什麽玩意,有國家資本去推動就行了。

葉柳的態度就是智能領域不要投入太多,B2B或者說上遊企業的投資額度不要太高,把資金合理分配到側重B2C模式的企業中來。

簡單來說,對雷霆的股權投資基金來說,B2C模式的企業屬於風險小、利潤也少的投資標的,B2B模式的企業屬於風險大、收益卻不一定對得起風險的投資標的。

該怎麽做,那還不是一目了然嗎?

雷昊表示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