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拉面小郎君(第2/2頁)

朱小強打腫臉充胖子:“我在近江一家連鎖超市做管理工作,閑暇時候寫點書什麽的,每月六七千塊。”

馬玉濤說:“還行,不過比我差點,我在迪拜打工,每月光小費上千美元。”

朱小強驚呆了:“你做什麽工作,這麽來錢。”

馬玉濤說:“勞務輸出啊,我是廚師,會拉拉面,會做白案,在飯店裏當著客人的面拉面,展示手藝,現拉現下,他們就給小費,都是美元歐元,直接塞兜裏,飯店管吃管住,每月還給基本工資,每年幾趟來回機票都是他們包的。”

朱小強艷羨不已:“我能幹不?”

馬玉濤說:“恐怕不行,人家只要回民,就是穆斯林,連門童都是印尼來的穆斯林,幹土建的勞工是巴基斯坦來的,全是信仰伊斯蘭的。”

朱小強一瞬間就下定了決心,他已經無路可退,馬玉濤的經歷給他指明了方向,勞務輸出是條光明大道,只要學會拉面,走遍世界都不怕。

回去之後,朱小強向母親要了幾百塊錢,到縣城參加了一個下崗再就業培訓班,學拉面,他從來都沒這麽認真過,他在超市當理貨員的時候天天搬貨,臂力過人,學起來事半功倍,學期結束的時候,他的手藝雖然比不上老師傅,但什麽毛細、二細、大寬、龍須,都拉的出來,還學會了在面團裏加蓬灰的技術,開個小面館,糊弄一般吃客是足夠的了。

朱小強在縣公安局辦了護照,每天在網上學習穆斯林的生活方式,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嚴格遵循,不再吃豬肉,不喝酒不吸煙,每天規律生活,一段時間下來,身體素質都好了許多。

拉面出師之後,朱小強就開始尋找穩妥的勞務輸出代理,他在網上找了一家相對可信的企業,江東省外事辦下屬的近江國際人才交流中心勞務輸出服務處,先在網上報了名,然後千裏迢迢過去詳細咨詢。

工作人員熱情無比的向他介紹了情況,勞務輸出到迪拜,服務員、司機、維修工、廚子,各種崗位都有,包吃包住包來回機票,住的是公寓樓,吃的是員工餐,每月底薪是一千美元,加班費和獎金另外計算,如果客人給小費也是自己留著。

朱小強聽的心動,他說:“我會拉拉面,還懂得穆斯林習俗,你說我能幹啥。”

工作人員說:“那你牛逼大了,迪拜最缺的就是你這樣的人才了,以前有個河南老幾,拉面拉的好,跟頭發絲一樣細,在迪拜七星帆船酒店餐廳裏,專門給各國政要拉面,有一回美國國務卿希拉裏去吃,吃的高興,當場打賞兩萬美元,我看你也行,趕明兒咱給奧巴馬拉面吃,也賺他們的美金。”

朱小強興奮起來,當場繳納了三千元報名費,又把護照和相片等相關資料壓在了服務處。

過了幾天,服務處來電話說是簽證批下來了,正規的勞務簽證,朱小強跑去看了,自己的護照上果然貼了簽證紙,曲裏拐彎的阿拉伯文字,自己的照片可不是假的。

下一步就是繳納中介費了,這筆錢數目很大,要五萬塊,朱小強自己毫無積蓄,家裏僅存的幾萬塊是老娘的棺材本,為了討要這筆錢,朱小強費了老鼻子勁了,如果賠進去,就再也沒臉回家了。

遲疑片刻,他還是交了錢,工作人員給他開了收據,還給了他一張航空公司行程單。

一周後,朱小強辭別母親,踏上出國之路,他從上海乘機飛往迪拜,同機前往的還有十幾個同胞,都是去迪拜淘金的。

他們乘坐的是卡塔爾航空的班機,望著舷窗外漸漸遠去的祖國河山,朱小強升起一股淡淡的離愁別緒,不過很快就被壯志豪情所取代,他已經無路可退,打拼幾年毫無起色,唯有出國淘金才有一線希望,他閉上眼睛,開始幻想自己衣錦還鄉,和相親小姑娘在集上邂逅,拿出大把鈔票來震懾對方……

一覺醒來,飛機抵達卡塔爾首都多哈,在多哈機場中轉,朱小強下飛機活動腿腳,完全沒有注意到,距離他二十米外,就是同樣在候機飛往迪拜的劉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