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聽說志軍出事了(第2/2頁)

和破爛馬路截然相反的是,南泰縣城倒是整齊劃一,高樓林立,雙向六車道的柏油路旁,種著高大的椰子樹,這讓劉子光有些驚愕,江北市屬於溫帶地區,怎麽能長出這麽高大的熱帶樹木,仔細一看才明白,這椰子樹原來是水泥樹幹,塑料樹葉的。

“這是咱縣的新城,怎麽樣,漂亮吧,這是縣法院,這是縣公安局,這是縣檢察院。”同行的張軍驕傲的指著遠處一棟棟高大雄偉的建築物,向劉子光介紹道。

“媽呀,那不是美國白宮麽?”馬超指著路旁一座龐大的白色歐式建築物驚嘆道。

“嘿嘿,那是縣委大樓,壯觀吧。”張軍說。

“嗯,壯觀,牛逼。”劉子光和馬超異口同聲說道。

捷達車穿城而過,繼續往南走,王志軍的身份證地址是南泰縣大河鄉朱王莊二隊七號,這大河鄉位於南泰縣最偏僻的角落,經濟相當落後,道路更是年久失修,加上前兩天下了點小雨,這路便泥濘不堪起來,多虧開的是捷達,如果是底盤偏低的本田雅閣,怕是要趴窩了。

一直到中午十二點左右,滿身泥巴的捷達車抵達了大河鄉,今天是趕集的日子,鎮上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劉子光等人沒有心情逛街,找路邊拉客的三輪摩托車問了朱王莊的路線,便驅車而去。

朱王莊距離鎮子五裏路,開車很快就到,這是一個典型的中原鄉村,土墻外面刷著各種各樣的標語: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種樹;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共產黨;一人結紮,全家光榮;買家電,到鎮富榮商廈來。

還有那搖搖欲墜的泥胚房子,上面鋪著茅草,裏面已經沒有人住,依然能看見外墻上隱約的陳年標語:毛主席萬歲。

村裏綠樹成蔭,茅草垛子邊,黃牛悠閑地吃著草,各種顏色的狗成群結隊的跑著,黑色的大肥豬悠閑地逛遊著,背著小孩的農婦坐在大門口,穿著洗的發白舊軍裝的老漢坐在太陽地裏,都用好奇的眼神望著這輛風塵仆仆的白色捷達轎車。

劉子光下車,很熱情的叫住一個路過的拾糞老頭,遞過去一支煙問道:“大叔,請問王志軍家住在哪裏?”

老頭把煙卷架在耳朵上,一指遠處:“南頭,大槐樹底下那戶就是。”

劉子光道一聲謝,更要上車,路邊一個臟兮兮的小男孩跑過來自告奮勇道:“你們找王校長嗎,我帶你們去。”

劉子光一聽正好,讓小孩上車,引導著馬超開向村子南頭,不多時,一顆茂盛的大槐樹映入眼簾,大樹的遮蔽下有兩個院子,一東一西,東面的是兩層的農村土別墅,黃色琉璃瓦,水泥墻面,鋪著五顏六色的馬賽克,在它的旁邊,是一個土墻壘成的小院子,矮小的平房,狹窄的院子,相形見絀,如同蜷縮在彪形大漢身邊的乞丐。

小孩一指土墻院子說:“這是王校長家。”然後打開車門,跑去敲門:“王校長,你家來客了。”

院門打開,是個三十歲左右的婦女,戴著眼鏡,衣著樸素,看眉眼和王志軍有點相像,那小孩看見她便喊道:“王老師好。”

婦女扶了扶眼鏡,摸著小孩的腦袋,有些狐疑的望著捷達車,劉子光從車裏鉆出來說道:“大姐,我們是王志軍的同事,來看看他。”

“哦,是二弟的同事啊,快進來。”婦女趕緊招呼他們進院子。

三個人下車進了院子,才發現王志軍家有多窮,低矮的房子怕是有幾十年歷史了,一半是土塊一半是磚頭,院子裏還有個小豬圈,不過裏面沒有豬,只有幾只雞在刨食。

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聽見動靜從堂屋裏走出來,身上穿的是洗得發白的中山裝,臉上帶著老花鏡,手裏還拿著鋼筆,看起來就像是個農村教書匠。

“爹,這是二孩的同事,從城裏來的。”婦女介紹道。

“大叔你好,我們是志軍的同事,也是朋友,他受傷之後還沒看過他,這次特地過來探望一下,帶了點小東西,是個心意,大叔千萬別客氣。”劉子光說著,示意張軍和馬超將禮物放下,兩桶金龍魚調合油,一袋子水果,兩大盒維維豆奶粉。

“哎呀稀客啊,老婆子,快搬幾把椅子出來,你們也真是,來就來,還拿東西。”老頭熱情地招呼著,請劉子光他們坐下。

王志軍的母親是個五十多歲的農婦,搬著兩個凳子從屋裏出來,看見有客人來,一臉的喜色,但細心的劉子光卻發現,老人家的眼圈紅紅的,似乎剛哭過。

三人落座,王志軍的姐姐給他們倒了茶,這才開始說話。

“大叔,志軍人呢?”劉子光問道。

院子裏一陣沉默。

“大兄弟,志軍他……被鄉派出所抓去了。”姐姐低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