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記者筆下的活雷鋒市長(第2/2頁)

……

真正的市政府七號車,此時已經被交警拖車拖往停車場了,涉嫌醉酒駕車的卓力和貝小帥也被帶往交警隊,這裏雖然距離市區很近,但卻屬於縣區交警大隊的地盤,好在這輛車是奧迪,能買起奧迪的人都不是等閑之輩,多多少少有些社會關系,所以交警也沒怎麽難為他們。

根據現場痕跡勘察,是機動三輪違章在先,奧迪刹車不及才發生了交通事故,等交警聯絡到受傷的三輪車司機時,對方已經蘇醒了,一口承認是自己違章,而且還是無證駕駛,事故責任非常清晰,這時候奧迪車主的各路朋友也都打電話過來,有市交巡三大隊的頭頭老宋,有交通局運管處稽查隊的老謝,都是自己人,於是交警法外開恩,允許奧迪車在事故沒有處理完畢前去修理廠大修。

交警自然不知道,劉子光事先已經安排過了,受傷司機那裏先恐嚇了一頓,又塞了幾千塊錢,承諾包了他的醫療費,司機本來就心虛,對方條件那麽優厚,自然是忙不叠的點頭答應。

奧迪車沒有進4S維修,因為看到車架號和發動機號與行駛證不符就麻煩了,幸虧劉子光這方面的資源也不少,直接把車拖到玄子的汽修廠修理,特地安排幾個技術一流的老師傅加班幹活,爭取早日修復。

本來這件事到此也就該結束了,但是陰差陽錯,江北晚報的記者杜濤不知道咋的就知道了這個事故,本來是想作為無證駕駛的警鐘長鳴節目來做的,但是在鐵路醫院采訪的時候,卻意外的發現,熱心救人的那輛車竟然大有來頭,根據鐵路醫院的監控錄像看,正是周市長的專車。

杜記者和廣大新聞工作者一樣,有著敏銳的嗅覺,他意識到這個新聞可能會給自己帶來意外的收獲,便專注調查此事,從醫院收費記錄上得知,為傷員繳費的人名叫周文,而周市長的秘書正是叫這個名字。

堂堂市長,熱心救人不留名,這是多麽有價值的一個新聞啊,杜記者如獲至寶,回去之後連午飯都沒吃,炮制出一篇所謂的專題來,提交給總編,總編也很重視,當即把重要版面上的新聞撤下來一條,把這個專題放上去。

……

市委市政府一墻之隔,有什麽新聞都瞞不住,機關大院裏人浮於事,大家最喜歡的就是傳小道消息,不到中午,周市長換了司機的新聞就在兩院裏傳開了,尤其是小車班的駕駛員們,那都是人精啊,跟著各位領導混的人,小道消息掌握的最多,不能說的當然不會亂說,但是這種芝麻綠豆大的事情自然沒必要藏著掖著。

周市長的新司機是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沉默寡言彬彬有禮,司機們有意無意的過去攀談,但是卻套不出什麽有價值的情報。

辦公室那邊也很吃驚,市長大人更換駕駛員的事情竟然沒有通知他們,這可不合規矩,不過周市長的秘書很快就來說明情況了,老張師傅出了點意外在家休息,先幫他請個假,然後周秘書又不露痕跡的點了一下,現在這位小林同志,是周市長某位老同學的兒子,退伍回來還沒安置工作,周市長想先鍛煉一下他。

辦公室的人馬上心知肚明,老張師傅快要退休了,周市長不想用小車班的老人,要自己安排班底,這再正常不過了,既然是退伍兵就好說了,走正規組織程序,把他安排到市政府小車班就是。

這本來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但是在有心人看來,就能分析出更深層次的意思來,市委王副書記的秘書唐初庵就敏銳的意識到這件事似乎另有隱情。

唐秘書的桌上,攤著一張江北晚報,第二版左上角醒目的位置刊登著這樣一條消息:市長救人不留名,雷鋒精神在江北。

與此同時,市政府公務員也把報紙送到了周秘書的桌上,周文簡單掃了一下,注意到第二版上的這則新聞,當場冷汗就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