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比慘始祖

娛樂圈的魅力之一,就在於反轉無處不在,往往是一轉再轉。

“劇情”之復雜,堪比一部超級電視劇,不到最後一刻,吃瓜群眾永遠猜不到結局真相,只能被動的隨著“劇情”一次又一次消費自己的情感。

而更大的魅力則在於,鮮有真相大白的一天。或者說即便真相大白,卻由於當事人的死不認賬和水軍的存在,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很難透過攪渾的水,確定真相就是真相。

霧裏看花,傻傻分不清。

猜測,八卦,個人好惡,成為吃瓜群眾判定的標準,也吸引著他們的眼球,散播著自己對真相的“推理”。

舒暢,一個十五歲的少女,隨著青歌賽業余組流行唱法決賽的落幕,在麥小余的暗中操作、推波助瀾,以及媒體不遺余力的吸睛博眼球炒作的共同努力下,火了。

故作神秘的音樂人小魚兒,專門為她創作三首優秀的勵志歌曲,揭開了故事的大幕;隨著她過關斬將最終登上決賽舞台,故事變得越發曲折。

決賽賽場,精彩的演唱加優秀的勵志歌曲,卻落得個名次倒數,質疑華青賽黑幕的聲音再度響起。

然後,多家唱片公司拋出橄欖枝,有意簽下她並為她出專輯,激勵著無數埋沒在民間的草根大才,大有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感嘆。

然而,當她的老師表示,自己將會成立一家唱片公司後,她當場拒絕了其他唱片公司,選擇了自己的老師。

娛樂圈是個超級名利場,為了名利從不缺少壓榨、剝削、背叛和插刀,所以撕逼變得司空見慣。

而人類最寶貴的道德品質和美德中,忠誠與信任在娛樂圈變得難能可貴。

因為這個選擇,舒暢贏得了媒體的贊美和公眾的支持,刁祎也受到輿論關注,喜歡舒暢的人們很擔心這家夥的人品,會不會把舒暢當成搖錢樹,壓榨、剝削這個十五歲的少女。

於是,刁祎及其小夥伴的過往被扒了出來,以前那些尿性舉動一樁樁一件件呈現在公眾面前。

這是一幫持才放曠的家夥。當年北京地下樂隊中的佼佼者,因為不肯隨波逐流,傲然退出樂壇,搞了一家名為MLGB的錄音棚。

名利對他們如浮雲,要不然唱片公司怎麽會叫MLGB唱片呢?

他們成立唱片公司只是舍不得自己的愛徒,擔心別的公司急功近利,毀了她。

師傅傾囊相授關愛有加;徒弟尊師重道不離不棄,如此師徒佳話自然被輿論傳為美談。

不過,MLGB唱片公司……

你以為用首字母代替,我們就看不懂內涵嗎?

果然是群特立獨行的家夥。

借助舒暢的這把火,即將成立的MLGB唱片公司也搭上了炒作的順風車。

如果整件事到此結束,不失為一樁美談,然而期間滿滿的套路,糊弄的了吃瓜群眾,糊弄不了圈中老司機。

“給我查,這家MLGB唱片,和萌人是什麽關系!”

事情沒有按照寧世斌設計的劇本發展,令他很不爽。

和十五歲清純鄰家範兒的高中女生調情、打麥小余的臉都沒能成功,萌人沒有出面,反而冒出個MLGB唱片攪局……丫姓麥不姓雷!

很快,手下人便從工商部門查知,MLGB唱片的股東中,占有55%股份的大股東,是麥守正。而從身份信息上看,就是麥小余。

穿上馬甲我就認不出來了?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現在知道怕我了?

晚了!

於是“戰爭”開始了。

在寧世斌的授意下,相繼有媒體發出質疑。

“十五歲少女一夜成名,實力or炒作?”

“舒暢的唱功真有那麽好嗎,讓我們聽聽獲獎選手如何評價。”

“眾多唱片公司欲簽約,簽人?還是簽歌?”

……

還是那句話,紈絝不等於草包,何況有智囊。

為了出氣,寧世斌制定了周密計劃。

第一步,先利用媒體拋出質疑,借助輿論炒熱話題,吸引公眾關注。

第二步,繼續借媒體之口,指出萌人影視是舒暢事件的幕後推手,接著爆出舒暢的身世,然後譴責萌人老總麥小余玩弄身世可憐的未成年少女。

第三步,丟出舒暢初賽真實分數,釘死麥小余。

什麽?

你說舒暢初賽過關,是寧世斌自己指使,跟麥小余無關?

呵呵,你484傻?

“三人成虎”,“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古人留下來的傳統財富,你沒聽過?

在娛樂圈,利用媒體報道、引導公眾心裏、決定輿論走向,這不是常見手段嗎?

如果你不會這麽做,你就不是一個合格的業內人士;如果你缺乏這種擅長利用輿論的專業人才,就很難成功上位;即便成為成功上位,身邊的團隊中還缺少這種專業人才,遲早會摔跤滴!

寧世斌的第一步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