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運十,只是外表光鮮(第2/2頁)

這些,都只是片面的。

只有經歷過這個時代,了解到這個時代國家的困難,才會清楚地知道,任何事情的出現,都不是簡單的,單純的。只要有遠見,沒有誰願意放棄發展這樣的工業領域。

在很多時候,劉一九被逼得沒辦法的時候,不是都說先放棄或者暫緩運十項目的進度麽?

“行了,你別說那些問題吧。我們現在面臨的是,應該怎麽去解決這些困難!”王順義才不想聽劉一九這些在他們面前強調了不知道多少次的大道理。如果不是劉一九一直強調,他們根本就不會處理這些問題。“還有一個問題,即使我們願意出錢,上海政府以及航空工業部,民航總局他們是不是會容易把這個項目給我們!”

“這一點不用擔心,實在不行,就找上面的軍方大佬們給解決唄。反正這幾天他們都要到這邊來。運十的經費基本上所剩無幾,剩下的三架,是否在生產完成之後繼續裝配……”劉一九倒是不擔心大飛機廠的主管領導部門的人從中作梗。

目前運十面臨的是三千萬的經費,一旦三架組裝完成了,後續改怎麽辦?

“組裝?現在怎麽去組裝?從美國進口的四台波音707使用的JT-3D發動機本來只是作為備用,現在裝在了2號機上面,首飛沒有了問題,但是,目前如果繼續裝配,我們下一步應該怎麽辦?繼續從美國引進?”問題擺放在眼前的。

運十能飛,就因為用的是波音707的發動機!

在一開始的時候,國內可是考慮著裝上國產發動機——渦扇八!

渦扇八,相對來說,到現在都是困難重重,而從英國引進貝斯民用航空發動機之後,上馬了仿制工程項目,結果到現在依然也是沒有什麽進展。整個渦扇六的團隊都被劉一九給一窩端了,依然還在611所裏面繼續設計有著劉主任開金手指提供技術支援的渦扇十!

渦扇十的設計工作剛剛完成不久,目前才生產出兩台樣品,並且在共和國大西北的試驗場裏面進行試車實驗工作,要完成,沒有兩三年根本就不可能!

“為什麽要從美國進口?讓他們一邊等待發動機一邊繼續改進設計工作就行了!”劉一九搖了搖頭。

從美國引進發動機,這對於他來說,是最不會考慮的問題。

引進,還不如沒有呢!

如同伊朗空軍一樣,所有的武器裝備都是靠著引進,使用的時候,都不敢放開去使用,生怕出現了問題讓戰機無法再次起飛,到時候連維修的零配件都沒有的。

尤其是美國跟中國未來長達一個世紀的競爭,這讓劉一九清楚地知道,美國人的訂單,有著太大的政治風險了。

美國人的總統四年一換,即使最長,也不過連任兩屆。

不同的政府,有著不同的理念,現在裏根那孫子為了搞垮蘇聯,根本就不會去考慮太多,他們在拼命地拉攏中國,扶持中國,希望中國快速崛起讓跟蘇聯的競爭加碼,這一切都不是過給了中國眾多目光短淺的官員們一些希望。

所有的合作談判進展並不大,等到這孫子達成了目的,跟中國之間的合作,然後,就會出現問題了。

曾經,和平典範工程中,最為著名的殲八2航電以及雷達火控系統的技術合作就是最為典型的。中國人給錢了,最後,美國人就搞了兩架樣機出來,雷達也沒有給中國。在中國國內資金壓力很大的時候提出,他們願意繼續合作,只不過中國人還得加錢……

加錢之後是否能夠完成合作,沒有誰知道。

所以,最終中國方面沒有繼續增加格魯門提出的增加兩到三億美元,損失了超過六億美元(前面出現了錯誤,55套雷達跟火控系統總價值5.5億美元,而不是5500萬)。

其實,從1989年美國單方面終止和平典範的時候,就注定了這個結果。

那一年,蘇聯已經完全不可救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