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章 讓全國軍工系統給九院打工?(第2/3頁)

劉一九的要求,著實讓他們有些為難。

“首長,這不是我們想要從別的單位裏面抽調技術力量。目前跟伊朗等國的談判,主要矛盾就在交付周期上面。同時,尼普多桑也提出了需要40架殲-11的意向……”

“這麽多!”聽到這數量,所有人都是倒吸了一口涼氣。

“他們幾個國家目前所處的境況,大家應該清楚。而且,蘇聯方面也在跟三國進行接觸,為了這筆龐大的訂單,他們甚至連還處在保密期間的蘇-27都準備出售出來!”事情嚴重性,劉一九也沒有誇大。

目前的情況,就是這樣。

對於九院來說,一旦丟掉了這筆龐大的業務,他們基本上就無力進行很多的大項目。

“對方要求,最遲在兩年時間內必須全部交付!伊朗方面,六十架我們生產,六十架由他們自己進行組裝,即使這樣,面對340架的龐大數量,以目前我們每年三十架不到的產量,都是差的太遠了……”巴基斯坦100架,阿根廷80架,尼普多桑40架,還有伊朗的60架中國生產,這裏就已經是280架。

伊朗組裝的那60架,發動機,航電系統,都是中國進行生產!

這樣的生產壓力,對於目前的整個生產系統都是非常龐大,甚至讓人絕望的。

“你們這得要多少人才能達到這樣的產能?即使有了足夠的人,你們的技術設備能夠滿足需求?”齊昊的眉頭皺得更深了,“目前國內的情況,每年生產這樣龐大數量的最先進的戰鬥機,根本就沒有可能!”

殲七跟殲八的產量,一年都是無法達到這個水平的。

中國不是蘇聯,更不是美國!

“兩年內完成,這個基本上沒有多大的可能,除非我們集中全國所有的力量,能夠達到這個水平!”劉一九知道對方什麽意思,“如果給我們足夠的人,其他的協同單位按照九院下屬單位的生產模式,我們能夠保證三年內完成生產。132廠生產的殲-7,可以停下來,或者給別的單位,從其他的單位調集人員,比如,洪都,貴州等飛機廠,龐大的工廠,一年並沒有多少產量,投入的資金不見少,而且那些技術團隊也因為待遇問題不斷地流失……”

國內很多飛機單位,雖然說各自有著不同的分工,但是最終也變成了莫名其妙。

比如,貴州航空在搞完殲教七之後,很多年都沒有多大的進展,而且有洪都這樣一個老牌的教練機研究單位,那邊的航空工業完全就是當年三線建設時候的產物,在目前的情況下,就有些不適應了。

國內這樣的單位不少,下面都是有著龐大的生產系統,這些單位都是不歸地方政府管轄,而是直屬軍方。

每年,即使沒有任務,軍方也得承擔養活這些單位的成本。

“當初三線建設,布局的時候考慮的是讓我們整個系統都能夠在戰爭中不被摧毀,還能繼續生產,提升我們的戰爭潛力以及國防實力。現在看來,很多布局已經跟不上發展了。蘇聯陸續從邊界撤軍,我們國內百萬大裁軍已經開始啟動,目前如此分散的技術力量,根本就沒有什麽用……”劉一九的目的,就是吞並別的效益不夠好的單位。

把那些分散開來的技術力量重新集中起來。

這樣,很快就能夠解決他們目前遇到的問題。

資源整合,這是必須進行的事情。

否則,等到以後,很多的技術力量基本上都是廢掉了。

“這事情,還得上面討論才能決定……”國家在改革,軍方所有的系統同樣也是在進行改革。

劉一九的這種想法,牽涉太大,尤其是他們想要吞並一些成績不吐出,項目落後的單位,更是關系很大。

對於九院的事情,軍委給出了足夠的重視,劉一九提出的進行軍工系統資源整合的建議,軍方的大佬們不是沒有想過,只不過這牽涉面實在是太廣,需要的成本太高了。

“……事情就是這樣,如果我們無法承諾盡快交付,這筆訂單就得黃了。九院就是靠著軍售才能繼續支撐一些龐大的項目,如果沒有了後續資金的補充,我們根本就無以為繼……同時,目前國內生產的這種散亂現象,必須進行整頓,否則,以後將會花費更高的成本……”每次都是這樣,要幹點事情,非得說服所有人。

這次的事情,不僅僅是軍方系統,更是牽涉到政府部門。

“話是這樣說,但是目前所有的單位都是有著任務的。沒有任務的,很多單位技術力量都被抽走了……”老爺子看著劉一九,很是平靜地說道。

技術力量被抽走,就是因為劉一九幹的齷齪事情。

挖人!

“有的任務,我覺得完全可以放棄!尤其是生產方面,明明已經證明是落後的,我們有什麽必要大量地進行生產?保留各個單位的科研能力,生產能力進行整合!由軍方管理部門統一進行調配產能,這樣能夠加快生產效率,同時還能降低成本……”劉一九盯著老爺子的眼睛,沒有絲毫地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