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9章 運二十會重復運十的老路?(第2/3頁)

對於劉一九的發火,馬鳳山很是感動。

對於他來說,劉一九只要還在,那麽,他們的經費就不會有絲毫的短缺。

可是越是這樣,他們身上的壓力越大,同時,他們也越想要幫助劉一九減輕壓力。

沒想到,這個時候,劉一九居然為了這個事情而發火。

“如果僅僅是運二十,沒有訂單我也不會有什麽壓力,但是在這之前,我們還有運十。九院接手之前,項目就已經花費了接近六億,而且這些錢跟現在的錢價值完全不一樣。這幾年,運十項目,在九院的項目中,基本上也是消耗不小的項目,研究成功這麽長的時間,根本就沒有一架的訂單,如果運二十還是這樣,劉主任,我們堅持下去,還有用嗎?”

是呀,如果研究出來的高科技產品連國家都不采購,研究下去還有什麽用?

所有人都有些沉默。

很多人更是向著邱嶽投去了目光。

軍方的這些大佬們,現在很多人都是眼光盯在國外,認為國外的月亮比中國圓,國外的任何東西,技術都是比中國更加好。

歐洲的空中客車公司於1970年成立,跟中國運十項目啟動是同一年時間,他們研制的A300飛機,並不比運十先進多少,卻是因為有著投資的幾大歐洲主要國家的保護性訂單,以及這些訂單帶來的充足經費,使得他們的發展遠遠超過了中國的項目。

現在有了運二十來追趕他們,甚至能夠在某些方面超過他們,如果沒有訂單,運二十的未來可想而知。

隨著九院越來越多的項目發展到了關鍵時期,任何一個項目都不是以前隨便幾百萬幾千萬就能夠解決問題的,動輒都是數億數十億,不要說運二十型號之後的新一代型號的研制工作,僅僅是這款運輸機的未來型號改進,這些經費都不能保證。

沒有誰能夠保證持續不斷地向著一個好像一直無法帶來投資收益,並且持續不斷地需要投入更多經費的項目投入。

劉一九甚至都不能堅持。

作為整個基地的主任,一切問題都是考慮到,把眾多的壓力主動擔負到自己的肩膀上,卻根本就沒有考慮到技術人員的擔憂。

面對這樣的說法,劉一九無奈地嘆了一口氣,“大飛機跟別的項目不同,即使每年需要非常龐大的經費,我們別的一些不重要的項目放棄,大飛機的研制以及改進工作,都是不能停止的。目前國家可能不需要大飛機,但是未來,絕對會需要的。不管是蘇聯還是美國,都是擁有非常龐大的空中運輸力量的。否則,一旦發生戰爭,我們的後勤補給什麽的跟不上,最終依然只能如同朝鮮戰爭那樣,用人命去填……”

在一邊的邱嶽聽到這些話,嘴角不由直抽動,聽著這兩人的對話,他總覺得劉一九跟708所的技術人員以及大飛機廠的高官們在這之前就已經商量好了。

明顯是當著自己在說這些話給自己聽的嘛!

可是自己即使沒有退休,也管不到這方面的事情不是?

國家大事情,並不是誰一個人說了能夠管用的。

“我說兩位,不至於吧?不是說了運二十如果研制成功,訂單不會少麽?這跟運十不同,如果運十的性能再先進一些,運輸量再大一些,不是窄體,軍方倒是能夠訂購一批……”邱嶽有些聽不下去了。

再說下去,估計自己都不好意思繼續呆在這裏呢。

“再說了,國防部是否會采購我不敢保證,至少,藍軍裝備的數量不會少吧?僅僅是進行運輸,都得不少的數量。還有預警機,這個玩意兒雖然數量不大,哪怕只有一架進行服役,也得至少三架才行,一架戰備值班,一架備用,還得有戰略儲備什麽的……”

預警機跟別的飛機不同,一旦三天,基本上就得保持在天上呆著。

特別是監視某個方向的時候。

“你們自己都說了,還有民用航空的嘛……”

“民用就不說了,目前運十到現在為止,都是一架訂單都沒有。別的國家嫌棄我們不說,我們自己的國家都嫌棄呢……”馬鳳山一說到這就是氣不打一處來。

運十之前為什麽下馬,他們都是非常清楚。

經費是一方面,但是在運十下馬之後,民航總局轉而跟美國麥道公司進行接觸溝通,談判關於在中國合作生產麥道飛機的事情,這就讓他們非常不滿意了。

如果把訂單給運十團隊,他們就能夠靠著項目本身的經費來支撐項目繼續運行下去。

“這……”一時之間,邱嶽不知道應該如何回答。

他只是軍方的高層,並不是國家高層。

自從改革開放之後,國家的軍政就開始徹底分開,軍人幹政的事情根本就不會發生。

“行了,還是向首長介紹一下咱們的運二十吧,畢竟運十僅僅只是考慮民用,一開始並沒有考慮軍用呢。”劉一九不想在這事情上面繼續下去。“運十的技術發展必須繼續保持。軍用非常勉強,畢竟一開始是針對民用設計。運二十從設計之初,主要考慮的就是軍用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