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第2/2頁)

他下意識壓低了聲音:“您是想……可是、可是……”

他想說的是皇後沒犯什麽錯,但是話出口才發現她其實是犯了錯的。

拋開諸如幾十年前的謀害皇嗣的陳年舊事,也不提這幾年皇帝給新添上的什麽侍奉太後不周,管理公務不善之類一聽就是莫須有的罪名,單單一條,其實就已經可以讓皇帝的想法成真了。

——皇後無子。

生下嫡長子以固國本,這其實是身為妻子和中宮最大的責任,她沒有完成,就有了可以被廢黜的理由。

至於皇帝不留宿皇後才沒有生育這件事沒人會在意,大家只會在意結果而已。

程敬銘當時就猜測,以帝後二人形同陌路的關系來看,這麽多年皇後勉強立得住,恐怕是因為一旦她以無子的理由被廢,那就必然得馬上冊立一個有兒子的妃子,接著就是冊封太子,而皇帝明顯對幾位皇子都不是太滿意,始終沒有下定決心該立誰而已。

這下好了,他有了滿意的繼承人,自然就可以著手下一步了。

程敬銘張口想勸皇帝再慎重些,但是擡頭看見他的眼神,就把到了嘴邊的話咽了回去——這樣堅定,旁人再說什麽都是白費口舌,起不了任何作用了。

他想了想,最後沒有舉薦別人,而是道:“臣想見一見七皇子,不知陛下準不準?”

皇帝終於笑了,直接吩咐何晉榮將此刻就在後殿的皇子帶到了程敬銘面前。

而見了這個從出生起就承載著他父皇無盡期許的金貴的孩子,程敬銘才知道皇帝為何會這樣自信,幾乎等不到七皇子長大,再權衡幾年,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為他鋪路了。

——這孩子過於聰明了,過目不忘不說,理解能力也遠超同齡人,甚至很多大人講不通的道理他都一點就通,這樣的資質不因為年齡小而打半點折扣,反倒是讓他更加顯眼,更加與眾不同。

他算是知道皇帝為什麽不願意再等了。

這樣的經歷和天資程敬銘太熟悉了,他自己就是個舉世聞名的神童,當年不也是這樣過來的麽?這樣的孩子要承受什麽樣的壓力,教導他的老師又必須具備怎麽樣的資質,再沒有比他這個當了那麽多年天才神童的人更明白了。

原本只是想看看未來的儲君,對於具體該怎麽做還在猶豫的程老先生,跟趙言樞說了半個時辰的話之後,沒用皇帝再勸一個字,自己就主動的收下了這個關門弟子。

這個不出意外會繼承大周萬裏山河的幼童,他越是聰明,越是天資出眾,程敬銘就越是慎重,在心裏想了半天,都沒有辦法找出一個比自己更合適的人,只能順從了皇帝的意思,接下了這顆燙手又珍貴的鳳凰蛋。

但是怎麽說呢,對於一個老師,還是個好老師來說,教一個天才學生真是太有成就感了,看著趙言樞,程敬銘就似乎看到了曾經的自己,教了他不過幾天,就從遊移不定變成了見獵心喜心甘情願了。

這天下了朝之後,內閣首輔賀清源一邊走下台階,一邊拿眼睛瞄了眼不遠處下了朝準備出宮去的英國公,偏著頭問旁邊的下屬心腹:“他這幾天有沒有覲見?”

下屬低聲道:“這您不還清楚麽?一次也沒有,我們都盯著呢。”

賀清源想了想:“不等了,我要去趟兩儀殿,你趕緊寫牌子遞進去,就說……就說我查處戶部的存銀賬目存疑,要跟陛下稟報。”

這樣的理由……

下屬滿臉一言難盡的表情,但是還是應是去辦了。

賀清源眼看就要八十歲了,走路走的虎虎生威,一路風馳電掣的到了兩儀殿,非常幸運的逮到了剛剛到了側殿門口準備給七皇子講課的程敬銘。

他這幾天為了教學生,從早到晚都在宮裏,都要常駐兩儀殿了,在內閣的辦事處體仁閣壓根兒見不到人影,其他人在這樣敏感的時候也根本不敢特地去登門拜訪,這才好不容易逮到了人。

賀清源顫顫巍巍的走到他面前,因為走的急還猛的咳嗽了好幾聲,來不及寒暄了幾句就迫不及待的想進正題:“你這幾日過的如何?”

程敬銘看一眼就知道他要問什麽,直接道:“賀兄想問什麽直說,但凡能說的我又不會藏著掖著。”

賀清源也不含糊,當真開了口:“七殿下如何?”

程敬銘知道皇帝並不禁他說這個,說不定就等著大臣們知道他定下的繼承人有多優秀,於是沉默了片刻,在賀清源灼灼的視線中慢慢的說了句實話:“那孩子……天資世所罕見。”

賀清源其實已經有了預料,聞言只是深吸了一口氣,並不多做驚嘆,他看著程敬銘道:“你是知道的,即便如此,我也只能反對。”

程敬銘點點頭:“你只管去做分內之事吧,陛下不會怪罪的,他自有打算。”